剑来:愿先生心境,四季如春,他为何突然感动得痛哭流涕?

2019-10-27   雪刃魂

一、卷首语

他的肉身是上古蛟龙遗蜕,体魄强健,如山巅境武夫,刀斧不伤,水火难侵;他的魂魄是大骊国师残魂,算计无双,天生工于心计,运筹帏幄,决胜千里。

他是老秀才的逆徒,却又投入陈平安门下,修行修心,重新做人;他是陈平安的首徒,却不愿以大师兄自居,旦有驱使,一力向前。

他是陈平安的大道偶遇,陈平安是他的大道牵扯;是他见证了陈平安的大道坦途,是陈平安携带他大道同行。

他就是被文圣切断与本体神魂联系的崔东山,一个重走人生路的妙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林志颖符合你心中的崔东山形象吗

二、愿先生心境,四季如春


崔东山笑脸灿烂,突然一揖到底,起身后轻声道:“故乡垄头,陌上花开,先生可以缓缓归矣。”陈平安无奈道:“这都入秋了。”崔东山使劲摇头,“愿先生心境,四季如春。”

从讨厌到喜欢,都在烽火的笔尖之下。恶之欲其死,爱之欲其生。寥寥数笔,轻轻勾画,便将崔东山的形象写活了。

恶之欲其死,爱之欲其生

从铁匠铺子初见的不喜,到秋芦客栈的生死相向;从“老先生坐而论道“到山崖书院的临别赠言。

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叛逆的少年的暮然回首,陌上花开;我仿佛见证了,一个走错路的可怜人,浪子回头,春风依旧。

浪子回头,春风依旧

三、我再想想

很多人质疑崔东山性格起伏,不解崔东山因陈平安那句“我再想想“,便感动得痛哭流涕;纠结于崔东山的行事动机。

但在我看来,崔东山的感动源于陈平安的重视。文圣对事功学说的“一言而断“,使得崔东山道心蒙尘,难以跳出往事的樊笼,总认为自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被重视

而陈平安的一言一行,莫不是在告诉崔东山,你的大道、你的想法值得认真深思,而不是用先生的身份把道理强加给你,这对一向心高气傲的崔东山来说,才是最大的认可。

最为重要的,陈平安是个“亲疏有别”的人,只有当陈平安接纳了你,认可了你,才会把你当作自己人,才会对你传道授业解惑。

重视于他,认真思索,“亲疏有别”,如此三者皆具,崔东山缘何不泪下?

翩翩公子世无双

四、书里书外

崔瀺的大道与陈平安相互牵扯,可以说陈平安的高度决定了崔瀺的大道上限,从而决定了崔瀺能否“东山再起”。

烽火一直强调自己擅长取名字,看来也并非虚言自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好,东山再起也罢,都蕴含了崔瀺对大道的期望。

巍峨如山

更难能可贵的是,崔瀺曾舍弃的“巉”,曾舍弃的“巍峨如山”,极有可能着落在崔东山身上,回归崔诚最初的期望,或许,这便是传说中的山水有相逢吧。

在简简单单的名字里,便蕴含如此多的“道理”,也难怪烽火敢透过《剑来》、透过陈平安,想对这个世界,说一说自己的道理。

不管结局怎样,不管“道理“能否被接纳,只凭借这一份心力,也当高赞一声”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