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老烂腿危害到底有多大?70岁老人险“截肢”

老烂腿我们都不陌生,该病是现在非常常见也是危害性非常严重的一种疾病并发症状,很多下肢血管疾病后期都可能导致老烂腿的发生,该病初期症状相对轻微,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处就会发生红肿疼痛溃烂等症状,每年因老烂腿感染截肢的患者也不在少数。

70岁的孙先生,患有静脉曲张20年了,在这期间患处发凉、怕冷、疼痛一点点加重,最后出现溃疡和坏疽,慢慢变成了“老烂腿”。在当地去过很多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无论是吃药还是手术,都是稳定一段时间后又复发,反反复复,严重的影响生活质量。

本应到安享晚年的年纪,但却被病痛所折磨,家里人看了也很心痛。就这样被折磨了几年,自己和家人都意识到越来越严重,老人觉得这个病反反复复一直治不好,自己这样也只是拖累孩子,所以就想破罐破摔了。不过幸好孙先生的孩子坚持要为孙先生进行治疗。孙先生的女儿通过网络搜索查到我院,与家人商量以后决定过来看看,于是在网上挂了专家号,到了医院以后经过仔细的诊断确诊为老烂腿。

于是我院专家开始为孙老先生进行专门的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孙先生的患处开始愈合,三个疗程后,孙先生的溃烂基本愈合。能够正常的行走了。

下面让刘教授为我们讲解一下老烂腿不同时期症状有哪些表现?

第Ⅰ期局部缺血期:病变肢体末端发凉、怕冷、麻木、轻度疼痛。患者行走一定距离足底或小腿肌肉酸胀、疼痛,被迫停止行走,休息3-5分钟疼痛缓解后即可行走,步行同等距离又发生疼痛,趾指部皮色苍白,皮肤温度低。未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第Ⅱ期营养障碍期:患肢发凉,怕冷,麻木疼痛和间歇性跛行等,第Ⅰ期症状加重,有静止痛,夜间疼痛剧烈,抱足而坐,终夜难眠。足部皮肤营养障碍表皮色苍白,潮红、紫红或青紫,足汗减少或无汗出,皮肤干燥脱屑,萎缩,弹性降低,汗毛脱落,稀疏,常有小腿肌肉萎缩。

第Ⅲ期坏疽期:由于病变肢体严重缺血,肢端发生溃疡或坏疽,常从足趾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坏疽呈干性或湿性,大多数局限在足趾或足部,也可累及足踝部或小腿,单独足背或足跟发生溃烂坏疽合并感染,肢体溃烂,可有恶臭,出现疼痛,久治不愈。

老烂腿的预防方法:

1、预防老烂腿首先必须早期就医,明确诊断和治疗,维护改善静脉回流通畅,清除组织淤血。如有静脉溃疡史。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更应积极治疗。防止病情发展和加重。

2、避免久站可预防老烂腿久坐等一个姿势。人体长期静止站立或坐位时。血液因重力作用。使下肢静脉瓣膜所承受的压力较大。小腿肌肉处于相对松弛的状态。静脉管腔内血液排空不良。瓣膜持续承受较大的压力。当压力大于瓣膜所抵抗的压力时。静脉内的血液异常返流并逐渐加重。最终使局部静脉淤血加重。因此应避免久站久坐,应适当休息。活动。

3、防止腹腔内压力长期升高。腹腔内压力升高会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引起下肢静脉压力升高。增加了静脉瓣膜的破坏或加重静脉瓣膜的负担。因此积极治疗导致腹腔内压增高的疾病可预防老烂腿。

4、抬高患肢,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适当休息并抬高患肢。以便促进患肢血液回流,可以减轻患肢肿胀及预防小腿溃疡。病人抬高患肢。每天3-5次每次半个小时为适。鼓励散步。改善血液循环可预防老烂腿。

5、预防外伤。因静脉迂曲,静脉壁很薄,易损伤破裂出血,所以要注意保护患肢,避免外伤冻伤或虫兽咬伤,可预防老烂腿。

6、老烂腿合并湿疹。若合并湿疹时应及时治疗。避免抓破感染引起溃疡或加重。

7、老烂腿治疗时饮食。应清淡少食鱼虾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