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病虫害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应如何防治?

2020-04-19     农林卫视

今年是

暖冬年,给

病虫害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有一些病虫越冬后

相比常年生存基数更大

另外,今年气候总体偏

向高温高湿,较利于

病虫害的发生

广大农民朋友要及时防治

目前,北方冬小麦处于拔节至抽穗开花期,水肥需求增加,应根据墒情、苗情和天气变化,合理灌溉、施肥,促进小麦幼穗分化;江淮、江南冬小麦陆续进入扬花授粉期;培育健壮个体和合理的群体结构,提高作物抗御病虫害危害的能力。坚持做好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防治工作;要抓住有利时机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

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地注意加强油菜水肥管理,减轻低温阴雨影响;响江南南部、华南等降水偏多地区注意及时清沟理墒,排湿降渍,并加强油菜菌核病的监测与防治。比如小麦赤霉病,它的特点是可防不可治,当前正是防治关键期,因此要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等常年病害流行区,把握小麦抽穗扬花关键时期,见花打药,主动预防,遏制病害流行。

  • 对高感品种,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如天气预报有连续阴雨、结露和多雾天气,首次施药时间应提前至破口抽穗期;
  • 药剂品种可选用氰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多菌灵、福美双、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腊芽菌等。
  • 在赤霉病重发区,可选用丙硫菌唑、氟唑菌羟胺等新药,要用足药液量,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如遇病害严重流行,第一次防治结束后,需隔5-7天再喷药1-2次,确保控制效果。对多菌灵抗性高水平地区,应停止使用苯丙咪唑类药剂,提倡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
  • 赤霉病偶发区,可结合其他病虫防治,在抽穗扬花期进行兼治。

最后,科学选药很关键

科学选用农药的关键在于选用对路农药品种。当前市场上供应的农药品种很多,但全部都是针对一种病虫 或几种病虫有效,对不属于其防治对象的病虫种类是无效的,现在还没有一种农药对什么病虫都有效。所以,必须要农技人员咨 询,根据田间病虫害发生的种类选择高效低毒对路药剂,切不可盲目乱用农药。

来源:中国气象局、百度百科

农林卫视新媒体整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fYMkXEBiuFnsJQV6h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