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幕降临,湖边亮起的点点灯光,歌声、水雾,一一融进夜色,伴随着唇齿间的鲜香热辣,酣畅淋漓之感就从每个毛孔之中舒展开来……
位于成都新都区三河街道的天府沸腾小镇“火”了。
食客一边在湖边吃火锅,一边观看表演。
水上吃火锅、树上吃火锅的图片和小视频不仅解锁了成都火锅的新鲜吃法,也让“火锅+音乐+绿道”的新旅游方式风靡了抖音、今日头条、微信朋友圈等各大平台。
要问它到底有多“火”?
天府沸腾小镇玛歌庄园总经理付伟用一组数字作证
“每天接待量2000-3000人,销售收入接近30万,最火的节假日,这个数据甚至会翻倍增长。”
天府沸腾小镇玛歌庄园夜景
如果把这组数据带给三年前的付伟,他可能会回复一个“怎么可能”的表情,彼时,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水洼荒地。
从废弃荒地变身为夜消费最有魅力的街区之一,这中间藏着怎样的密码?
升值
闲置地块变身火锅庄园
走进天府沸腾小镇玛歌庄园,锦城绿道从庄园穿插而过,环绕五龙湖,各式火锅散布在占地面积达百余亩的水陆之间,在亭台间、水面上、甚至是树梢上星罗密布。整个庄园人声鼎沸,灯光如昼,非常切题“沸腾小镇”之名。
夜幕降临,这里却人声鼎沸
“一边吃火锅,一边听音乐看演出,人气之旺完全不输于‘夜上海’。”此情此情让第一次来玛歌庄园的游客刘先生不由感叹道。
“你如果3年前来,这里是另外一副模样,”听到刘先生这句话,付伟笑了,作为天府沸腾小镇最早呈现的项目,玛歌庄园的前身却是一块未开发的闲置地块。
当初,付伟和他的合伙人面对的是荒地、荒草和一片水洼,耳边是不时轰隆隆掠过的高铁声。付伟也不讳言:也曾纠结过,但最终“规划中的锦城绿道从这里经过”成为一个重要的得分点,“我们不需要造个景观为火锅经营服务,而是成为绿道生态园林的配套,让人们在绿道沿线也能享受美食、音乐和文化。”
玛歌庄园里有30亩的小湖,在湖中建了激光音乐喷泉,又设计了一艘民歌小船,两位民歌手在水中悠游而歌,古筝、笛子轮番上阵……这些增值体验,在食客中引发爆裂式口碑传播。
项目也从最初设计的100桌扩张到现在的200桌,日接待能力达到2000—3000人,节假日甚至一度创造出最高上万人的接待量。
民歌手在小船上表演
围着五龙湖的火锅餐饮位,很多都需要提前两三天预订,周末排上200多号是常事。正对湖景,近距离观赏演出的位置更是玛歌庄园的“C位”,预约爆满。
边吃火锅边看表演
玛歌庄园作为天府沸腾小镇的核心项目之一,不仅改造出了一片园林景观的开放式公园,而且带动了周边三个社区的居民就业增收。
目前,玛歌庄园吸引了伏龙社区及周边社区400余位村民进入庄园务工,园林、花卉、服务员、治安、保洁等岗位,都有他们的身影,人均年收入超过了5万。
付伟还告诉记者,项目还设置农产品展销区,销售周边的特色农产品,“让更多周边的居民分享天府沸腾小镇打造的生态红利。”
食客在湖边吃火锅,高铁从上方驶过。
生态红利
为绿道创造夜间消费场景
如果仅仅是创造了火锅的新吃法,天府沸腾小镇也不会成为夜消费最有魅力的街区,甚至在庄园谋划之初,并非此情此景,在付伟的设想中“只是一个环境和装修好一些的营业场所罢了。”那么,目前这一幅场景是如何步步为营的?
这要从天府沸腾小镇背后的“头脑风暴”说起
“项目打造之初,整个设计团队都在思考:如何利用天府沸腾小镇原有禀赋,将现代消费场景与成都当地文化有机融合,并能实现生态价值的转化?”
唐星宇,是万科沸腾小镇项目的设计负责人,在他看来,沸腾小镇的位置极具优势,临近熊猫基地,从高空俯瞰,整个沸腾小镇片区天然的生态本底上,点缀着城市的元素。
天府沸腾小镇区域已有配套
在重新审视了这一片土地之后,万科邀请国际知名规划设计事务所AECOM一起,结合万科已引入产业资源,最终决定将天府沸腾小镇打造为“代表天府味道的AAAA级都市休闲文旅目的地”,让天府沸腾小镇会成长为绿道里的“太古里”。
玛歌庄园
创新
如何避免“千镇一面”?
“熊猫和火锅是成都最大的IP,开发‘熊猫+火锅’世界级IP,打造展示成都天府文化魅力、美食之都美誉,形成以文化为核的‘加乘效应’是我们的目标。”
唐星宇告诉记者,沸腾小镇的规划建设,串联起了桂湖、熊猫大道绿道、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漫花庄园等景点,这里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景点塑造,而是集美食娱乐、音乐展演、田园体验、运动休闲、乡间文创为一体的城北生态旅游区、绿道经济目的地。
以玛歌庄园为例,“我们并非只是修建一个吃火锅的地方,而是为了绿道创造一个配套的消费场景。”付伟告诉记者,为增加配套的消费场景,夜间经济已经成为玛歌庄园的一大特色亮点。
“夜食、夜秀、夜色可以说是我们这里的三大特点。夜食当然是指火锅,夜色说的是我们这里非常漂亮的夜景,环绕湖边打造有靓丽多彩的灯光工程,夜秀指的是我们这里的表演,有舞台表演,有游船表演,还有音乐表演等。”
“玛歌庄园二期已经基本完成90%以上。”付伟告诉记者,湖边吃火锅的消费新场景让这里沸腾起来,但下一步“添薪加火”会是对文创的挖掘。
目前,湖边演出舞台、灯光正在升级中,与川音的合作,正在由音乐人的驻场演出,向蜀文化舞台剧的打造迈进。记者现场看到,玛歌庄园二期园林已经完工,一座人工的小山丘矗立园中,一条钢缆从山顶拉到山下,“预计春节前,40米高的瀑布将会全新亮相,实现在山上吃火锅的场景,人流量还将持续上升。”
食客坐在湖边看着美景,吃着火锅。
继续沸腾
更多高品质业态在这里打造
目前,天府沸腾小镇规划的8个项目已有6个项目建成运营
玛歌庄园、漫花庄园、沸腾都火、音乐·百花谷、五龙·外滩、沸腾码头。
“这六个项目中,有玛歌庄园、沸腾都火、沸腾码头等四个项目已经具有夜间消费的功能。漫花庄园也正在规划夜间灯光秀的打造。”新都区三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阳介绍说。
漫花庄园
杨阳告诉记者,天府沸腾小镇2018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以上,文化旅游综合收入3.84亿元以上。“今年1至6月,天府沸腾小镇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超过500万人次。”
核心项目的入驻建设,还将让更多高品质业态在这里“沸腾”。6月5日,天府沸腾小镇核心项目沸腾里启动建设。
未来的沸腾小镇还将带来哪些惊喜?
设计图首次亮相
作为万科成都天府沸腾小镇项目设计负责人,唐星宇也首次披露天府沸腾小镇的整体设计方案。
天府沸腾小镇概念规划图
“天府沸腾小镇·沸腾里的建设邀请到世界一流的规划设计团队,再造天府文化新名片和成都近郊旅游消费新场景。”唐星宇介绍,在规划上,整个小镇分为
沸腾里、沸腾农庄、沸腾乐园、沸腾天地、沸腾左岸五大板块。
同时,以“两轴(商业纵轴和生态横轴)一环(绿地环)”为发展格局,统筹沸腾小镇,实现生态价值有效转化。商业轴串联多个商业项目,集中打造活力商业区。绿地环串联基地绿色,南至熊猫基地,东连木兰镇。
沸腾里规划全景鸟瞰图
作为核心引擎,沸腾里集文创、餐饮两大产业,为人们构建美好生活场景,重点打造以火锅博物馆为核心的标志性建筑群、民俗文化街巷、生态共享农庄餐厅、绿色食品安全及环保体系、年度沸腾指数发布和沸腾集市等6大IP。
作为老成都人,设计大师汤桦从望江公园与传统屋架的老成都印象中,抽象出了“屋架+院落+广场”的语汇,并创造出一个面向市民开放的、承载本地记忆的聚会场所——火锅博物馆。
火锅博物馆概念效果图
火锅博物馆内部空间概念效果图
“博物馆不仅是博物馆,更是成都市井生活的记忆,老成都坝坝茶生活的片段也被很好地整合在这里。”唐星宇表示,竹林、屋檐,属于老成都的传统记忆都会在项目中得到呈现,而在火锅博物馆内部空间,则以朴素的非装饰手法让建筑退后,让文化和记忆成为空间的主角。
火锅博物馆与沸腾茶院概念效果图
除了火锅博物馆,沸腾小镇还融入了石的餐厅、酒吧、孔明灯、民宿院落等新的夜间消费场景,以设计师的角度来全方位诠释天府文化。
石的餐厅
青山周平设计的餐厅概念方案
酒吧:火焰里的世界
酒吧设计概念图
孔明灯:夜里的广场
吴文博设计的孔明灯建筑概念方案
民宿院落
民宿院落
可以预见的是
随着不断“解锁”新业态
正在建设“三城三都”的成都
将会涌现出越来越多夜间消费项目
随着生态价值转化的不断探索
“越夜越成都”将成为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