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纪委监委坚持经常性监督执纪
平安广西网河池讯(广西法治日报记者 何可寒)今年以来,河池市始终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正风肃纪的重点任务和常态化工作,持续深化扶贫领域专项治理,成效斐然。1月至6月,全市共立案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3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1人。全市扶贫领域问题立案497件,结案28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77人,给予组织调整或处理8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
据了解,河池市纪委监委坚持经常性监督执纪与重要节点监管防范相结合,下发《关于加强作风建设严明节假日期间纪律要求的通知》等文件,聚焦违规使用公务车及油卡、公款吃喝旅游及违规发放津补贴、党员干部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等节日期间易发、高发问题开展明察暗访。强化警示效应,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党内通报等形式,集中通报曝光典型案例9批22起,向党员干部传递正风肃纪的强烈信号,让党员干部受到警醒和教育。
与此同时,进一步深化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市纪委监委持续加大查处问责力度,坚决查处扶贫领域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等行为,坚决查处基层干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问题,保持惩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高压态势。
采取“联合审查,集团作战”的执纪审查方式,把市直各单位、各县(区)划分为六大片区,通过“联合监督”“集中监督”“交叉审查”等多种方式,确保“探头”精准、监督有力有效。
围绕去年专项治理工作中21个问题线索“零排查”“零移送”的市直扶贫责任部门,下达21份监察建议书。同时,建立工作联系、信息共享、情况互通机制;完善快速移送反馈机制,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优先处置、及时反馈。
坚持常规巡察和专项巡察相结合,将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扶贫资金管理和资金拨付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为巡察重点,通过上下联动、异地交叉的方式,着力发现和解决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