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期,也被泛称为窗口期,就是指能够特别高效地、更容易地学习或掌握某一特定技能或发展某一特定身体能力的时间段。例如,整个童年时期(12岁之前),都可以被看作是掌握基本动作技能(FMS)的敏感期(Gallahue & Donnelly, 2003年)。
在敏感期进行训练会有更快的适应与提高。因为人的机体在生长和成熟的不同阶段,以及人体的不同素质对训练刺激有不同的反应效果。运动员的各种生理系统可以在任何年龄进行训练,但也有一些敏感时期——在此期间提供针对性的高质量训练,就会产生好的效果。
不同身体素质的敏感期与可训练性
上图,可训练性的四种变化,敏感期内的训练将给运动员带来快速且大的训练效果。改编自Bouchard et al,1997)
上图:人体运动素质训练的各种敏感期,Balyi & Way, 2005
上图说明女性和男性不同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它对于运动训练内容的计划具有指导意义。 教练可以参考它,去制定运动员长期发展的训练内容安排。
从男女发育的阶段差异可以看出,相对来讲,女孩在12岁之前是比男孩子要早、要快的;所以在冰球比赛中,女孩子会相对地占据一些优势,但仍可以男女混组进行比赛。12岁左右将是一个分水岭。男孩在12岁之后普遍进入青春期发育的快速增长期,身高、体型、力量和速度等素质都会迅速地赶上、并超过同龄的女生。
在某一素质的敏感期,可训练性的窗口完全开放的。在敏感时期之外的时期里,窗口仍是开放的,尽管只是部分地开放;换言之,也可以进行训练,只是效果或没有在敏感期内进行的好。
简述各类素质敏感期的训练
每一类素质(灵敏、平衡、协调、柔韧、耐力、力量、速度...)都有自己发展的敏感期。在其敏感期内,科学地进行针对性训练,会有相对更好的发展效果。各类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大多集中在儿童少年时期。对一般儿童少年而言,在其敏感期发展相应的身体素质,对他们日后的身体技能学习将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下是儿童少年各类运动素质敏感期的简单介绍:
一、力量。
普遍分为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对于少年儿童而言,负荷过大的力量训练,会阻碍其身体的成长发育,但并不意味着在少年儿童时期就不能进行力量训练(一般建议儿童自身体重进行锻炼,或药球、平衡球等)。适当的力量训练对少年儿童的肌肉发育、肌肉力量增强、用力姿势等都能产生良好的影响。
二、速度。
一般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在 儿童少年时期,速度的发展应聚焦于动作速度的提高。
三、耐力。
在少儿时期,由于心肺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一般采用有氧耐力训练,可以刺激相关系统更好地发育,但负荷不宜过大。
四、柔韧性。
柔韧素质的敏感期比较早,在儿童时期应着重注意柔韧素质的发展。其敏感期在5~9岁,在此阶段,柔韧素质会随着合理的训练得到较快的提高。在前期着重发展全身各部位的柔韧能力,宜从小培养柔韧素质。在后期同样要注重柔韧能力的训练,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产生,同时要注意与力量训练结合。
五、灵敏性与协调性。
这两类与平衡性一起,在幼儿时期就需要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去发展。灵敏素质的敏感期在10~12岁,灵敏素质的训练不宜过长,注意与其他素质练习交替进行。协调性发展的敏感期在10~13岁,宜与专项技术动作相结合进行练习。
小结
少年儿童的成长、发展,包括通过运动锻炼获得的发展,都应是一种全面均衡的、持续进行的状态。敏感期理论只是为各种锻炼活动、运动训练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但要注意男性和女性的发育的差异与个体差异。
实践与研究证明,在某一素质的发展敏感期内进行有侧重的科学锻炼,效果会比在敏感期之外的锻炼效果会更好。教练和家长们要关注孩子的敏感期,还应记住,孩子的发展的阶段是有差异的,注意用发育程度去分期;而且,锻炼不能过犹不及。要注意,所有的运动能力的长期发展,是依赖于各类身体素质的协调综合发展,不仅仅是某几类素质。
(本文为“冰球家”原创及编译。欢迎转发传阅,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严禁以任何方式转载)
预告:本系列下一节将着重介绍LTAD的专项化,包括早期专项化与晚期专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