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家对健康的重视,体检的次数越来越多,检查出来的毛病也越来越多......
很多人在买保险前,都会纠结一些关于体检的问题。
比如:要不要主动体检?体检报告保险公司能查到吗?体检的某些指标异常,影响买保险吗?
今天,深蓝君就整理了 7 大点,相信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很多人由于对保险理赔的不了解,为了避免发生纠纷,想在买保险前主动去体检。但这种情况,深蓝君觉得并没有必要。
面对健康告知,只要根据现有的体检资料如实告知就好,没必要特意去体检来证明自己是健康的。
在《保险法》的第十六条就规定了:
签合同时,保险公司对客户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客户应当如实告知。
而如果没有体检,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病,就不存在隐瞒病情的情况。
不管是在网上,还是在线下买保险,我们都需要阅读一下保险的健康告知部分,只要符合健康告知的要求就可以正常投保。
疾病从发现异常、检查、病理切片,到确诊都需要很长时间。
有一些朋友比较纠结,要是在等待期内体检出问题,但是一直到等待期以后才确诊,保险会赔吗?
其实,对于这种情况也比较复杂,要看合同是如何约定的,有的产品可以赔,有的不能赔。建议大家一定要仔细看产品条款。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对于等待期内发生的感冒、发烧和拉肚子,或者查出单次可治愈的疾病,都是没有问题的,对重疾险理赔也没影响。
但如果是等待期确诊轻症或重疾,那保险肯定是不赔的,毕竟等待期都没有过。
总之,我的建议是,如果身体确实不舒服,还是赶紧去检查,没必要为了熬过等待期而拖延了病情,毕竟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买保险,是不用特意去体检的。但有些情况,保险公司为了控制风险,会对体检做出要求,常见情况有这几种:
第一种:超过了免体检额度,继续投保的。
保险公司所推出的重疾险,往往会设置一个免体检的最高保额,比如 50 万,如果一个客户投保这个险种的额度超过了 50 万,那就需要进行体检。
第二种:有既往病史或者某些特殊情况的客户。
这类客户保险公司可能会认为潜在的风险较大,从而要求体检。
第三种:保险公司会随机抽查一些新投保的客户,只不过被抽查到的概率往往都很低。
需要体检的情况也不少,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很多时候体检费用保险公司也会替客户承担。
人的一生中会参加各种各样的体检,公司入职要体检,学校定期要体检,偶尔不舒服也要做体检。
面对这么多体检报告,难免会有冲突,那保险公司会以哪份为准呢?深蓝君总结了以下内容:
深蓝君认为,不管哪种情况都不必担心,将相对更有价值的报告提交给保险公司,让核保人员去处理就好。
通常情况下,一个身体正常的年轻小伙去做一套全身体检,多多少少都会发现一些不达标项目,更别说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了。
而有的人,特别担心保险公司理赔时会耍赖 ,所以会 把自己过往全部的体检情况都告知保险公司。
比如,体检报告上面的一些无关痛痒的小箭头、阳性指标之类的,有些是正常的表现,其实可以先自己查查资料或者了解一下,如果不影响健康,其实也不用告知。
我也见过,有人把做过的基因检测结果都告知保险公司,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这种情况下,不仅增加了保险公司核保人员的工作量,也让核保员更加小心谨慎,所以核保结论也会更加苛刻。
如果你没办法判断,可以咨询一下体检医生。
但整体而言,深蓝君更建议大家,依据健康告知问卷的询问,问的就答,不问的就不答,这样就可以了。
一般身体有状况的朋友,都会问深蓝君这个问题,答案是当然有机会被查到。
在我们买保险时,投保须知里会有这么一条说明:
也就是说,在理赔的时候,保险公司有权利从各种渠道去了解我们的医疗记录、体检记录等情况。
买保险买的就是心安和保障,建议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
现在我们身边的民营体检机构越来越多了,比如:美年大健康、爱康国宾、慈铭......
但随着服务人群的增多,部分机构的内部管理问题也日渐凸显。时不时爆出的一些体检机构检测结果作假的新闻,也引起了大家对体检质量的担忧。
那到底去哪里体检比较好呢?深蓝君列举一下公立医院和体检机构的优缺点:
1、公立医院
2、体检机构
比如有导医陪同、报告寄送、线上解读、上门服务等,在体检时,还会给客户准备早餐、饮料、按摩座椅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不管是体检机构,还是公立医院都有各自的优势,大家按需求来选择就好。
如果你身边有口碑好,确实靠谱的体检机构,的确可以选择。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深蓝君建议你直接选择三甲医院的体检科也很好。
如果今天的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深蓝保”
1 对 1 保险咨询服务正式上线,请点击“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