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这些民间传闻,老金山人都不一定知道!

2019-05-30     i金山

乡村是喧嚣中的一片净土,

是嘈杂中的一抹宁静。

不过随着我区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金山行政村在改革过程中

不断合并和消失。

村或许消失了,

但是村的历史不能忘。

村名的由来是什么?

村里又有哪些历史记忆?

随着一本本村志的出炉,

这些疑问一一被破解。

村志不仅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更承载了一个“看得见的乡愁”。

每个村都有许多的回忆和故事,

这些文化留迹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值得我们珍惜和收藏。

千年海渔:渔业村

在美丽的杭州湾畔,有一个小巧又典雅的村庄——渔业村,生活在这里的一千八百位村民更爱称呼自己的家乡为金山嘴渔村。

渔村虽然很小,但有着悠久的历史,三千多年前,上海的第一座城池——康城就诞生在这里。走进渔村,不仅有大海的气息,更有浓郁的海渔文化气息。

传说,从宋朝这里挖出了一块地方,命名为金山嘴开始,这里活动的村民就开始以捕鱼为业,传承了千年,1958年,村名命名的时候也顺理成章。这里以世代出海捕鱼为生,以渔为业,村民们都自豪地称自己为大海的后裔。

过去依靠渔业,八十年代渔业村在上海称得上是名列前茅的经济村,然而随着时代更迭,这里出海捕鱼的村民越来越少,渔民们陆续回到了岸上,这里便成了上海最后的渔村。

消失的小集镇:林家桥

亭林镇林家桥,位于村境南端,南与朱行胥浦村相望,东与新巷村接壤,西与干巷寒圩村相望。

据当地老人回忆,传说,不知哪个朝代,有位官员出巡,他每次巡视到此地,都要犯一次病。有一次巡视到此,又犯病了,这次郎中称已医治无方。家人遂请来巫师给他捉妖。巫师念念有词地说:“要在此河面上造座石桥,可震住妖怪,你就平安无事。”

于是这位官员筹措资金,请来设计师和工匠,经过一年多时间造好了环龙石桥。当时的环龙桥建得非常气魄,造型美观。但这位官员仍是旧病复发,离开人世……

陆水明手绘《林家桥小镇》

由于这位官员姓林,故称林家桥。乡民们就这样口口相传下来。至解放前,林家桥已成了繁华的乡村小镇。街道两边居住50户人家,开设各类店铺:蔡氏茶馆、陈家茶馆、李记南杂店、吴记肉庄、徐家豆腐坊……

林家桥原址

松金公路

再后来,林家桥环龙石桥于1954年被拆除,即在修筑好松金公路建造好公路桥后。现如今只剩两家商店,属于油车村一组。

国色深藏:牡丹村

朱泾镇新农地区的牡丹村,它的村名其实也是一段历史:

秦启文旧居

相传200多年前,住在当时牡丹村境内的一户秦姓老太太,有一天在河边淘米时发现了一条枯树枝,几次三番丢弃失败后,就把它随意扔在了家中的天井中安种,每天精心养护。到了第三年春天三四月份的时候,牡丹花含苞待放了。

相传此花有三大特色:不能分植;结蕊多少可以预计当年棉花收成;前清末季,破晓之时,群鸟集于屋顶,笙簧并奏,喧噪不久,旋有凤凰绕飞。

遂秦老太太逢人便道:“我家里有株牡丹花开得好漂亮!”于是就三邻五乡的传开了,当时牡丹花全国只有二棵半,此花是其中之一,十分名贵。因此,老百姓们不管远近都过来“一睹芳容”,牡丹村就是由此命名的。

围绕秦家老宅牡丹花起源地,2015年牡丹村在老宅种植下几棵牡丹花,使消失三十多年的牡丹花重现;村里打造了牡丹花埭、牡丹广场、牡丹亭宣传基地,不断挖掘牡丹文化,传承牡丹精神。

秦宅牡丹 (高国龙/摄)

村志,记载着一个村庄的变迁,

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乡土情怀。

村志在,根就在!

你可能还喜欢这些内容

  • 改造17000多户!金山这些地方要大变样...

  • 金山人,这件事你必须要知道!

  • 金山香港首例!今天她正式完成了捐献...

  • 金山这个“乡土艺术”登上“洋气”维也纳舞台,碰擦出怎样的火花?

  • 今天是个特殊日子!金山这群人手中有张功能强大的卡...

部分内容来源:牡丹村、油车村、渔业村村志

记者丨唐屹超 朱奕 刘祚伟 见习记者 封健炜

编辑丨陈忆文

责编丨陈忆文

好看请点这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O39FWwBmyVoG_1ZhpQ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