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义无反顾,是一盏温暖的灯!

2020-02-20     蚌埠发布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多少人向着艰险坚定逆行有多少双手托起了美好希望你们的义无反顾成了寒夜里一盏温暖的灯

既是夫妻,也是“战友”

“现在数字已经控制住了,你一定要有信心,做好防护,记得吃维生素,家里不用你担心,我和孩子都很好。”2月18日晚上十点多钟,蚌埠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的主治医师高继龙和妻子夏红进行了简单地视频通话,除了叮嘱外,更多的是加油打气。

常年走街串巷做义诊的高继龙是“安徽好人”。农历大年初五,高继龙受单位指派,离开家前往指定地点,在一线岗位协助市纪委监委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至今已22天没回过家。2月2日,高继龙的爱人夏红随部队驰援武汉火神山医院。虽然分隔两地,但是他们都在心里默默为对方加油鼓劲、为疫情防控默默奉献。

“既然从事了这份职业,这时就要冲到一线。我们两人既是夫妻,也是‘战友’,理所应当互相鼓励。”高继龙告诉记者,疫情来临时,他和妻子制定了“战时家庭计划”,尽快安顿好后方,只要上级指令一下达,立刻奔赴一线。“我们虽然不是一个单位,但都是医护人员,抗疫的前沿阵地需要我们,一级响应就是我们的命令。”两人的女儿今年9岁,这段时间一直和姥姥住在家里,最近只有通过视频和爸爸妈妈相见。

高继龙每天都在封闭点忙碌着,要做好所有人员的消毒、防疫、体检等工作,几乎没有一刻空闲。夜深人静闲下来,他就格外想孩子和妻子。孩子是每天晚上都要视频通话,但远在武汉的妻子,他却不敢轻易按下“视频通话”键。

“夏红到达武汉后,由于部队纪律严格,再加上工作任务很重,能和我们视频的次数很有限,只能偶尔收到她几条报平安的照片、微信。几次视频都是她下了晚班后我们连线了几分钟,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强度太大,我和孩子都不主动和她联系,希望她能尽量把时间用来休息。”高继龙指着一张央视新闻的截图:南京的飞机场上,一列英姿飒爽的军人正从要走上飞机。“看,这个个子高高的女兵就是夏红。”虽然穿着军装、戴着口罩,但高继龙还是一眼就能认出妻子。

家中的孩子也格外懂事,虽然非常想妈妈,但一次都没有当着妈妈的面哭过。在日记里还写道:“妈妈,您辛苦了!你的脸都被隔离服勒出了一道道疤痕,却还争分夺秒地救治病人。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谢谢你们。”

退役不褪色 战“疫”勇担当

作为龙子湖区助人为乐好人,李文胜从部队回到地方工作军人本色始终未改。在疫情面前,他再一次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疫情发生后,得知情况后的他,第一时间便向蚌埠市红十字会捐献1000元。在了解到所在的龙子湖区大桥社区疫情防护工作人手紧张时,他又主动找到社区加入到志愿者服务队伍中,来到大桥社区的防疫点进行轮班执勤,对来往人员进行认真登记,引导大家做好自我防护,早发现、早防预、早治疗。

长期在舰艇部队服役落下老寒腿的他,晚上难以入眠,妻子曾劝他休息一天再去。但是他说:“我是一名退伍军人,更是一名党员,在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就要冲到第一线,打好这场防疫仗。”

李文胜还是疫情防控的“宣传员”。从疫情发生以来,李文胜每天用自己的手机记录下身边的点点滴滴,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各种新媒体进行宣传,引导群众勤洗手、戴口罩、不聚会、不聚餐,切实增强群众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同时,他积极联系爱心企业向龙子湖区公安及行政执法部门一线人员捐赠546件价值4万元的饮品,为奋战一线的同志送去温暖。

战斗在抗“疫”保供最前沿

在全市上下众志成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她们每天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全市人民一日三餐保驾护航,为百姓民生起居做好服务。她们就是省三八红旗集体——蚌埠合家福超市阿福志愿服务队的“娘子军”们!

姚献芝,是蚌埠合家福购物广场店的店长,一名阿福志愿服务队队员。在与疫情抗战时,姚献芝为鼓舞士气,主动到一线工作,凡事亲力亲为全力以赴。

在生鲜蔬果区,她将所有蔬菜分类进行打包、称重、上台面;在面点区,她将面粉和面、蒸馍、装袋、传递给顾客;为防止卖场交叉感染,她带领队员们做好限流管理、定时消毒登记排查、收银台排队、卸货、食品上货,线上线下送货等工作;车辆不够时,她还用自己的私家车为社区居民送货上门。姚献芝总说:“特殊时期,我们唯有做得更好,才能对得起消费者的这份信任”。因为她的热情、暖心、善良,得到了附近居民的一致好评。

姚献芝带领的团队也是巾帼不让须眉!收银员董荣玲本住在恒大御景湾小区,因出现确诊病例被封,她毅然搬到南湖小区母亲家居住,与家人和孩子分离14天,为的是不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缺席!疫情时期,客流量增大,董荣玲就与其他六个收银员全部上长白班,为了确保每个时间段都有人收银,她们就从上班到下班不喝一口水不上一趟厕所。作为三八红旗集体中的一分子,她们克服困难,为广大市民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孟蕾,也是阿福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名队员,她每天肩负着后勤的所有事宜,服务台的投诉、顾客进店量体温、维护店内店外秩序,并线上接订单为顾客配货,为顾客免费发《蚌埠日报》,定时为卖场仓库、称台、收银台、购物车、购物篮等进行消杀管理,真是一刻也未停歇。

主管吴娟也是如此,因购物广场店没有小刀手,她便带领一名理货员承包了砍肉分割肉品这份工作,在不熟练的刀工下,每天的营业额居然达到了三四万元。

与她们并肩作战的还有超市的促销员们,虽然她们各自的厂家都下达了休假函,但是却自愿留下来,与大家一起看通道、上货、拖地,并自发组织调整好各自班次,保证早班、晚班都有人在岗。连五六十岁的保洁阿姨也不甘示弱,每天坚守岗位、做好服务!

筑牢第一道疫情防线

从防“疫”战打响以来,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这样一拨人,他们不是医生,不是专家,也算不上抗“疫”一线的逆行者,但他们是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的坚守者、奋战者。他们始终为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在后方默默执着坚守着,将“责任”二字扛在肩上,全力以赴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他们就是守护疫情防控第一线的益点阳光公益协会。

加入社区联防联控。协会会长李兵了解到黄庄街道东方红社区范围大、出口多,人口密度大,不好管理,除了封闭的大门外还留有十个出入口,社区工作人员不足。协会立即派出8名会员固定到其中两个门点执勤,另有2名会员帮助社区搞好管理及物资配送。他们身穿红马甲戴着口罩向辖区居民进行防疫知识的宣传,充分彰显了爱心、善意和责任担当,成为联防联控的重要力量。

坚守防线志愿者当前。在这次支援社区防疫工作中李兵同志几乎每日都参加,不仅要在门点执勤,又要配送防疫物品,又要跑审批材料,往返于社区、街道、疫控中心和隔离点。蔡婷婷同志从到防疫一线那天起就将自己三岁的女儿交给了外婆,好几天才能见上一面。赵继军同志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他主动在社区开通心理健康热线,每天下班后接听热线,有时工作到深夜,对因疫情导致恐慌人员进行心理干预。会员赵浩然主动请缨,困难时期坚守岗位寸步不离。还有刘梅、葛多虎、吴静、王冬、蔡婷婷、徐玉星、许志顺,于君宝、谈晓楼、刘苏等等一批会员挺身而出。

寒潮来袭不改本色。2月15日强寒潮来袭,蚌埠突降大雪,温度骤降十多度,北风呼啸天气异常寒冷,但是益点人一步未退。尽管天气寒冷,宣传工作又在户外进行,但大家没喊过一句苦和累。李兵说,协会有几位“安徽好人”和“蚌埠好人”,疫情发生后,就应该发挥”好人”的优势,通过熟面孔更直接的方式普及防疫知识,进而引导居民掌握科学的防疫知识,让疫情早日得以控制。

人员物资加速驰援。截止到2月17日协会共派出128人次参与防疫工作,共捐赠食品124箱价值14880元,口罩1000副,韩国 KF94口罩10副,社会各界通过协会捐赠各种物资百余件。每天帮着社区负责隔离到期人员前往定点隔离医院和疾控中心办理解除隔离材料来回穿梭,每四天一次为被隔离人员配送生活必备物资426份。

有一句歌词:“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面对疫情,团结是最强的免疫力,蚌埠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全巿同心,一定能渡过难关。

当好群众的“守护神”

“监测组去小区防疫监测站检查进出人员体温,巡逻组继续进行“小喇叭”宣传,排查组继续入户走访记录重点人员情况,防护组配合物业铲雪并做好小区环境的防疫消杀……”2月16日一早,高新区科苑社区居委会服务大厅内,社区书记李静正在给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们安排工作。紧张而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科苑社区管辖着高新区辖区内6个老旧小区、3个新小区和1栋教师楼,92栋居民楼覆盖了1万余名群众。李静在接到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的任务指令后,迅速组织社区干部召开“两委”会议研究制定防控工作方案,结合社区实际组建4个专项工作组。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响应号召,不到一个小时就全员到岗在位。从大年初一至今,她和30名社区工作人员一直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

面对老旧小区居民众多,小区需封闭管理的现状,社区疫情防控在人力上捉襟见肘。李静利用科苑社区党员群、好人群和业主群发布招募志愿者的通知,充分动员党员同志、身边好人、楼道长们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一声号令千军动”,十多名党员写下“请战书”主动参与门前站岗,短短一个下午就招募了近50名志愿者。

李静忙碌的身影始终在小区里穿梭,为了让防疫工作事半功倍,她和志愿者们创造了“一个防控体系、一张排查网、一张出入卡、一封居民信、一个小喇叭和一个二维码”的“六个一”疫情防控工作法,织起细密的疫情防控网,统筹兼顾抓好电话摸底排查、走访宣传引导、科普防护知识、进出体温监测、卫生环境消杀等多方面工作。针对防控中不能理解、拒不配合的居民,李静总能不厌其烦地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希望能给予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近一个月以来,她顾不上家里的孩子,无法兑现一家人旅游的约定,义无反顾把“家”暂时安在了社区附近的宾馆,每天站岗结束回到宾馆和丈夫、孩子视频通话成为她一天中最开心的事。疫情防控期间,她每晚都能收到丈夫的微信:“做好个人防护,我们等你回来。”李静看着这句话,情不自禁流下幸福的泪水,她相信这场战“疫”的胜利一定就在不远方。

在高新区,有着许多像李静一样的社区工作人员“逆行”上岗,冒着严寒值守在岗位上,推动防控举措落实落细、落地见效。“虽然每天的工作量不小,但与医护工作者的危险程度和辛苦相比,又算得了什么?”这是李静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句话和科苑社区居委会服务大厅对面墙上那条醒目的红色横幅“万众一心 坚定信心 科学防控 战胜疫情”一样,都彰显着社区工作者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坚守“疫”线的党员志愿者

蚌山区同乐园社区书记、党员志愿者何艳艳一直战斗在抗“疫”一线。2月15日蚌埠市普降瑞雪,何艳艳不畏严寒,穿梭在疫情防控监测点、卡口;顶风冒雪,对出入的居民进行体温检测、排查、消毒,切断疫情传播途径。哪个值守点人员紧缺,她顶上;哪名志愿者家中有事,她上前。

2月5日16点30分,社区接到居民电话,一名居家隔离人员线上购买了生活必需品,却无法到小区门口收取快递,特向社区求助。何艳艳得知后,主动当起了“快递员”,穿上防护服,为该隔离居民“送货上门”。当何艳艳提着大馍和食品出现在这位居民家门口时,居民隔着门感动地说:“何大姐,别人都恨不得绕道远远的走,你却主动来给我送东西,谢谢你啊!”何艳艳说:“科学防疫没啥好怕的,再说我是一名党员志愿者,有啥需求您尽管说!”

有的居民对限制出入、测量体温等一些规定不理解、不配合,甚至说话不好听。一名年纪大的居民没戴口罩,面对社区人员劝导不予理会,还出口成“脏”。何艳艳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没有一丝怨气,好言相劝,耐心说服,最后把自己口袋里一个备用口罩送给了大爷,得到大爷的理解配合。

得知大舞台小区有一名确诊病例,小区居民内心恐惧不安,工作人员在执行疫情防控工作中,时常遇到居民诉说心理、咨询疫情相关知识等情况。何艳艳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认真学习官方发布的防疫知识新闻,耐心为群众解答疑惑,通俗易懂的讲解消除居民的恐慌,安抚居民的恐惧心理,教会居民正确防疫。

来源:蚌埠日报全媒体 综合蚌埠女性 蚌埠文明网

记者:陈昂 陈瑶

编辑:司从建

校检:谢祖武

监制:成 凯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NKDX3AB3uTiws8KK4x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