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场逆行者——南京消防员丁良浩荣获中国优秀青年最高荣誉

2020-04-29   扬眼

“恪尽职守、苦练本领、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这是南京市鼓楼区方家营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丁良浩在成为消防员时的庄严宣誓。近日,共青团中央传来喜讯,丁良浩荣获第 24 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作为一名曾经无数次在火场中逆行、搜救出被困群众的消防员,丁良浩说,这是一种可以用生命去捍卫的责任。

丁良浩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勤学苦练,曾三天磨损一双作训鞋

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像这样的荣誉并不是丁良浩第一次获得。1982年10月出生的丁良浩是江苏金坛人,2000年12月加入消防队伍,中共党员,现任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方家营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三级消防长消防救援衔。一切荣誉源自日常加倍的刻苦训练。20年来,丁良浩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苦练专业技能,不断挑战身体极限,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下队之初,丁良浩为了练好徒手攀登墙角,集训3个月他的手指脚趾没有一天是好的,作训鞋三天磨损一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勤学苦练让他收获了人生第一枚奖章。2010年,备战全国消防打造铁军比武竞赛,丁良浩每天起早贪黑加练,最终在残酷激烈的竞赛中拿下了消防铁人单项第3名的好成绩。2013年“上合组织”联合救灾演练,中国救援队与俄罗斯等多国救援队同场竞技,丁良浩作为重型搜救队骨干和队友密切配合,轮班昼夜作业,凭着精湛的业务素质高质量完成所有科目,展示出中国救援力量的风采。

丁良浩在日常训练中

逆火而行,不放弃任何希望

在队友们眼里,“善打硬仗、恶仗”是丁良浩的标签。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中,丁良浩同志和战友们转战多地,冒着二次坍塌的危险进入废墟洞口,成功救出被困48小时的人员,并与战友共同营救出39名群众,疏散600余人。2019年3月21日,江苏盐城响水天嘉宜公司发生特大爆炸事故,在接到响水爆炸事故的增援命令时,丁良浩和队友们正在进行体能训练,他们饭也没顾上吃,连夜赶赴响水增援。在浓烟烈焰升腾、化学废液横流的险境中,丁良浩带领攻坚班组深入在灭火救援一线。当时,丁良浩班组接到了搜救命令。化工厂内毒气弥漫、毒水横流,丁良浩和攻坚组的队员们不断深入核心区域,通过网格化地毯式全力搜救被困人员,在废墟中搜救出多名遇险群众,圆满完成了指挥部下达的各项作战任务。

丁良浩在执行救援任务

丁良浩在执行救援任务

脚踏实地,队友眼中的“侠骨柔肠”

在担任班长和站长助理后,丁良浩全身心投入到队伍管理教育中,不吝所学,先后带出业务骨干60多名,个个都是队伍中的“顶梁柱”。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开、闭幕式期间,他和两名战友共同负责舞台最重要设备浑天仪操作间的消防安全,在温度高达60摄氏度房间里,每天身背30公斤重的细水雾灭火器全程坚守,用汗水和付出守护着平安。在队员的眼中,丁良浩骨子里勇猛血性,内心却十分细腻。战斗二班班长杨泳说,刚认识丁良浩的人,会有一点“怕”, 因为见到了他在火场的猛劲儿,看到了他在训练场上的拼劲儿,怕自己达不到他的要求,更怕自己让他失望。有一次,杨泳在一项技能训练中动作不达标,他坚持反复训练,没想到,细心的丁良浩其实已经发现了他的异常,脱去杨泳的鞋袜后看见,杨泳因扭伤导致动作变形。丁良浩命令他立刻休息,并告诉他:真正的勇猛果敢不是盲目硬拼,而是要讲究科学方法。队员们渐渐发现,丁良浩制定的训练计划正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他们心目中的逆火英雄是个“侠骨柔情”的大哥哥。

不忘初心甘于奉献,家人也是身后的依靠

每逢节假日丁良浩都主动带领战友为辖区清理垃圾,看望敬老院孤寡老人,参加义务献血和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同时,他还担任着辖区校外辅导员,定期前往学校宣传消防知识,组织消防培训,累计为学校军训学生1000余人次,开展消防培训600多课时,得到驻地群众和学校师生的一致赞誉。丁良浩的生活非常简单,不是在队里训练,就是在救援现场。结婚多年,虽然不能常常陪伴在妻子身边,但妻子总在他身后支持他的工作。为了不让妻子担心,他没有说起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火场关闭阀门的经历。知道妻子还在新闻中看到他们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归来时才知道他曾处在这样的危险时刻。正是有了家人做他坚强的后盾,丁良浩工作起来也更加安心,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全身心投入到热爱的消防事业中,把自己的爱无私奉献给一个个陌生人。

记者了解到,丁良浩参加工作20年来,先后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8次,2018 年被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评为第四届“十大杰出消防卫 士”,这也是江苏消防指战员首次获此殊荣。2019 年被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评为“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被江苏省委宣传部评为“江苏省敬业奉献模范”。2019年10月1日,丁良浩还作为应急管理系统英模和全国17万消防救援指战员唯一代表参加国庆70周年花车巡游。

通讯员 南消轩 扬子晚报记者 艾陆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