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呢,雷哥不谈营销,和你谈一个数字“0”。说白了,其实就是市场、价格上的免费。
回顾一下你的过往,你有没有伸手去拿优惠券,再拿着它去领一袋免费的咖啡豆——尽管你不喝咖啡,家里也根本没有可以研磨咖啡豆的咖啡机?你有没有在自助餐厅里一个劲儿地往自己盘子里放食物,尽管你已经吃到撑,而且是撑到想要呕吐的那种?你家里有没有毫无价值的免费物品——广播电台的促销文化衫,情人节巧克力里的赠品玩具熊,还有保险公司每年送的新年日历?
免费的东西让人感觉好,这不是什么秘密。因为“0”不仅仅是一种特别的价格表示法,它还能唤醒热烈的情绪——成为非理性的来源。如果某件产品从50元打折到20元,你会买吗?有可能。如果从50元促销为免费呢?你会不会争着伸手去拿?肯定会!
免费到底为什么如此诱人?为什么我们有一种非理性的冲动,见到免费的东西就像伸手拿,即使这些东西我们并不需要呢?
在雷哥看来,答案是这样的:其实多数交易都有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但免费使我们忘记了不利的一面。免费给我们造成一种情绪冲动,让我们误认为免费的物品的价值大大高于它的事实价值。为什么?这是由于人类本能地惧怕损失。免费的真正诱惑力是与这种惧怕心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选择某一免费的物品不会有显而易见的损失,但是假如我们选择的物品不是免费的,那就会有风险,可能做出错误决定,可能蒙受损失。于是,如果让我们选择,我们就会尽量朝免费的方向去找。
因此,在确定价格的过程中,零就不单单是一个价格了。虽然十块钱也能对需求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免费引起的情绪冲动却是不可战胜的。零造成的价格效应非常特别,这是其他数字无法比拟的。
所以各位营销人,你有没有试过动用“0”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