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富士康想必大家并不陌生,毕竟在前几年有关富士康的新闻层出不穷,这个世界第一大代工厂在国内也被称为“血汗工厂”。它曾经扎根中国,就是看中了中国丰富又低廉的劳动力,然而这个依靠中国工人强大起来的工厂却在郭台铭的带领下逐步撤离中国,将工厂更多的转移到美国、印度等过,一方面是为了降低对于中国的依赖性,一方面也是为了其他国家更为优惠的政策和低廉的劳动力价格
尤其是富士康将一些工厂迁移到了美国,对其的讨好之心溢于言表,郭台铭斥巨资在美国建设了“超级工厂”,后来又跟随苹果公司的脚步,将很多产业转移到了欧洲和印度,并且还撤掉了中国国内的不少代工厂。这一连串的操作,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打击,工厂的撤离令不少工人失业,在无形中加重了国内的就业压力,而工厂的转移也让当地的经济受到影响。
然而就现在的形式来说,这却是一项失败的决策,由于当前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新冠肺炎已经席卷了美国、印度、欧洲。在疫情影响之下,很多工厂都不得不做出停工的决定,大量的工厂关闭停工,工人回家待工,这就意味着之前的工厂只能面临受到限制,大多数的代加工订单都在停滞不前,工厂也每日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损失。不只是工厂自身的设备及损耗带来的亏损极大,这几个国家原本定下的多项薪资补贴也被收回,与一开始约定好的政策完全不符。郭台铭现在在国外遭受的冷遇,与当前国内光邀企业工厂投资的现状对比惨烈,可惜却已经没有了退路。
当前富士康在全球各地的工厂收到疫情的影响也纷纷陷入了停工亏损的状态,郭台铭的资产也随之缩水不少,也回不到过去“中国台湾首富”的辉煌地位。相比于国外的停工,国内的各大工厂已经逐渐走向了正轨,恢复生产。可以说,现在富士康多半的产业是在依靠大陆的工厂来支撑的,疫情当前也只有国内的工厂可以不停产停工。如果没有这批工厂,富士康可能即将因为商品无法按时出货,带来资金链的断裂,再加上工人长期待工在家,恐怕会带来不少的危机。
曾经狂妄地称“为大陆工人赏饭吃”的郭台铭可能完全没有想到,在紧要关头,最为稳定的还是中国的国内工厂。当前国内的疫情已经明显好转,大企业逐渐回血,中小企业们也在政府的扶持下周转过来,逐渐自负盈亏,经济复苏也指日可待,可富士康的风光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才能恢复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Kd3pXEBnkjnB-0zAhl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