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引领与成长》:引领低龄触法未成年人价值观的重构

2020-02-19     人民出版社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的虞犯、违警、触法乃至犯罪行为,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10岁出头的“毛孩子”实施的恶性事件频仍,发生于校园内外的一个个迷失人性、充满“戾气”的欺凌行为与“炫暴”色彩的暴力事件,令人触目惊心。


刘若谷博士的《引领与成长》一书,以开阔的学术视野,从大教育观的研究理念出发,基于多元化、开放性的教育矫正视域,对低龄触法未成年人教育矫正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与研究,探讨其教育矫正的策略与路径。


作者首先从实证层面探索影响低龄未成年人触法行为发生的原因,增强对低龄触法未成年人教育矫正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然后,从多元化的大教育视域出发,探讨对低龄触法未成年人教育矫正的价值预设、价值承诺和价值定位等问题。以此为依据,深入展开对低龄触法未成年人教育矫正的价值本体探究,确立幸福成长作为教育矫正的价值本体。


最后,基于教育生态理论,以法治、德治、心治和综治策略为基础,从法治教育、传统文化、人格完善、生态协调四个方面出发,提出教育矫正路径、主题选择、教育方法与矫正方式,从教育生态结构系统出发,探讨了家庭、社区、学校以及社会教育的不同作用与功能互补,形成协同互动的教育生态。


本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操作性,以期引领低龄触法未成年人价值观的重构与“灵魂的转向”,切实帮助他们顺利成长、回归社会。


作者通过对低龄未成年人抽样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重点强调了影响低龄未成年人触法行为发生的因素,能够提醒人们及早发现低龄未成年人的触法行为,由事后的消极惩罚转向事前的积极预防,通过教育矫正及时遏制其不良行为的发展。另外,作者对低龄触法未成年人所进行的理论研究与策略探讨,能够为相关法律法规的变革与完善提供理论参考,有效预防低龄未成年人触法行为的再犯、累犯和惯犯,在触法行为矫正、道德修复与灵魂转向中健康成长。这是本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J4CYHABjYh_GJGVnK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