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野生菌你知道多少?

2019-08-11     野生菌114

说到云南野生菌(请读jier,第四声),云南人对此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而对于不太了解菌的大家却谈菌色变、避之不及。生怕自己变成新闻中吃菌子中毒的热点......(涨知识又保命的文章还不赶紧收藏?)



其实一到雨季就是菌季,这是云南人最不淡定的季节。虽然每年”着菌闹着“(吃菌发生晕厥)的案例不在少数,但是作为食物链顶端的云南人,中个毒怎么可能挡得住云南人对菌子的热情?!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聊聊云南人对可食野生菌情有独钟的原因吧!



云南省得天独厚的气候孕育了种类多样的菌子,据统计,云南野生菌约有250种。而菌子也分好与坏,可食菌子种类并不多,毒菌子倒是各有各的美丽(摊手)。所以区分菌子是一件很重(yao)要(ming)的事情呀。大多数可食菌子如上图,作为文山人的小编都想请假回家捡菌子了呢,最近雨多菌子可以卖好多钱呢(在丢工作的边缘疯狂试探)哈哈哈......

一 云南野生菌之菌圈鄙视链


菌子千千万,不要以为”众菌平等“,按照营养价值、口味、价格等等,菌子可以排个名,甚至产生了上图的鄙视链。而云南菌界最被鄙视的就是“人工菌”,在云南人看来,“人工菌”都不能算作菌子,甚至不屑于去辨别它们是平菇、草菇、金针菇......甭管啥,反正咱不买!

(一)鄙视链顶端:鸡枞、干巴菌、牛肝菌

体形大、口感好,通常备受关注。声名在外的松茸、松露不必多说,在云南人眼中,鸡枞、干巴菌、牛肝菌,才是菌中大户!



1.鸡枞:清甜细腻



生长在酸性土壤上的松树林中,可能是仪态最端庄的菌类,长腿银伞帽,滋味清甜口感脆嫩,老少皆宜堪称菌中天秤座。

2.干巴菌:异香柔韧

生长在腐朽的松木上,体态皱缩不易清洗,皱褶里经常夹杂有松针,但也因此带着松树特有的清香,束状的菌肉很有嚼劲。

3.牛肝菌:鲜浓肥嫩

一般生长在栗树下的矮灌木丛中,菌伞和菌帽都浑圆紧实,口感肥厚滑腻。牛肝菌家族庞大,传说中的“见手青”红牛肝菌,就是其中一种。



(二)鄙视链中产阶级:羊肚菌、虎掌菌



4.羊肚菌:爽脆清香

形同其名,菌帽凹凸不平,非常像倒扣的羊肚子。由于喜爱较低的气温,在云南主要产地是丽江和香格里拉。羊肚菌也是一种刁蛮的菌子,在发生过山火的土壤上生长更旺盛。

5.虎掌菌:酥松易嚼

形态扁平宽大,基本没有菌柄,摊在地上有点像大老虎的脚印,口感细嫩。主要出产自丽江和楚雄的高山地区,与大树的树根共生。

(三)鄙视链地段分割线:青头菌



6.青头菌:滑腻脆口

温良的青头菌是小家碧玉的少女,在菌子尊卑体系中也是一条分界线:地位在青头菌之下的菌子,通常就被云南人统称为“杂菌”了。

杂菌中可圈可点的菌子并不少,比如奶浆菌、铜绿菌、谷熟菌和鸡油菌,体型大小都相似,颜色分别是暗橘红、黄铜色、小麦黄和鲜黄色,口感或脆或糯各有不同,是四位姐妹花。



二 野生菌的吃法

云南人吃菌子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生吃、煮汤、烧烤、油炸、爆炒等等。最重要的是,不要中毒,菌子本身也许没有毒,但是制作方法不当也会中毒。比如说炒不熟、搭配食物不对等等。如果不能辨认是否毒菌子,一般家常的做法就是放蒜或者是葱根一起炒,葱或蒜没有变色就是没有毒。



油炸鸡枞



爆炒




煮汤




要是我发美食动图,是不是会被读者冲上来胖揍?

以上,大家是不是认识了可食野生菌,学会避免误食毒菌,正确的辨别菌子,还学会了各种美味菌子的做法。大家是不是开始摩拳擦掌,想尝一下地地道道的野生菌了呢?(唉唉唉,请注意一下哈喇子)

这大概就是云南人钟爱野生菌的原因吧,天赐的美味,滋补养颜,营养价值又高,一年也就这么短短两三个月能够吃到。贫穷的我现在也是一口下去好几百呢~


最后,大家跟云南野生菌有什么故事,或者是对菌子有什么看法可以在留言区留言

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FmwiGwBvvf6VcSZ5qs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