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子和养女儿到底是为了什么?恐怕抱有“我老了不依靠儿女,他们只要过好自己日子就行”想法的父母不多,谁也不敢打保票,生儿育女只是为了做贡献,老了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完全不依靠儿女。普遍人的心理,还是有养儿防老,养女防老的想法的,“我养你小,你养我老”,这是一种相互依托,凭借着这种传承的关系,才不会让晚年过得太过孤单和无助。
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在过去,人们普遍只有“养儿防老”的想法,没有儿子的家庭会拼命生儿子,有儿子万事足,意味着家里有了香火,最重要的一点,老年有了保障。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女儿的地位开始慢慢提高,养女防老的观念也开始流行,很多家庭不见得非要拼儿子,有女儿也知足,这里就会出现一个争议,养儿子和养女儿,到头来谁更靠得住?有时候不能只看平时的表现,去医院转一圈才会明白。
看照片以为是孩子病了?其实这不是儿童病房,孩子身边坐着的是妈妈,她来照顾生病的父亲,因为孩子没人照顾,索性就把孩子一起带到了病房,一边要照顾小的,一边要照顾老的,也真的分身乏术了。
老人生病住院,多亏了两个女儿的贴心照顾,图中女儿正在帮着给妈妈梳头发,两个女儿忙前忙后,让老母亲的病好得很快。
以为这是母女?其实是婆媳,中国好媳妇有很多,好婆媳也更多,因为老公工作忙,妻子主动承担照顾婆婆的任务,有个贴心的儿媳妇,老人也知足了。
有人说父母病了,多是女儿在身边照顾,其实儿子孝顺得也不少,这位老父亲身边照顾的,不就是儿子吗,有的儿子照顾的比女儿还好呢,这就看是不是上心了。
父母生病了,女儿的孝顺体现在哪些方面?
女儿细心,照顾周到
如果父母生病了,一般女儿是最上心的,跑前跑后,尤其是在细节上,照顾得更加周到,去医院看看吧,女儿们一大早就来到医院,给父母擦脸洗脚,还擦洗身子,如果一个老人很干净,保准是有女儿伺候,如果一个老人很邋遢,可能就是儿子伺候,儿子孝顺得也不少,可就是没有女儿细心。
女儿能够给父母精神上来带慰藉
都说女儿是父母贴心的小棉袄,女儿在身边忙来忙去,能够让父母精神愉悦,这是因为女儿天生比较敏感,能够敏锐地观察到父母情绪的变化,为父母排忧解难,女儿想的周到,凡事还能够想到父母的前头去,让父母省了不少心。
父母生病了,儿子的孝顺体现在哪些方面?
儿子晚上陪床得多
如果父母生病了,家里有儿又有女,晚上陪床的活肯定是儿子的,有他在,父母能够安心不少,但如果只有一个女儿,晚上陪床就可能是女婿,老人不好意思支使女婿,就会有诸多不便,但是对儿子就不一样了。
父母不能动弹,儿子有力气
老人如果不能动弹,做个检查什么的,搬搬抬抬的,女儿肯定不擅长,但是有儿子就不一样了,背起父母是很轻松的事,楼上楼下的,任劳任怨,我的一个邻居老大妈,晚上心脏病犯了,给儿子和女儿打电话,女儿先到了,可是搬不动老母亲,只能干着急,儿子到了二话不说,抱起母亲就下楼,打了个出租车就到了医院,医生说幸亏送来的及时,很快就没事了,可见,有儿子确实不一样。
儿子出钱多,跟姊妹计较得少
中国人讲究儿子养老,儿子继承家里的财产,所以在赡养老人方面,儿子自然也责无旁贷,一般的家庭,如果老人生病了,儿子出钱是最多的,也跟姊妹不太计较,所以儿子出钱,女儿出力的分配是最合理的,女儿勤往医院跑着点,做好后勤工作,儿子在钱的问题上毫不含糊,当然,如果需要很多钱,女儿们也会拿一份,孝顺父母,人人有责嘛。
当然,儿子孝顺还是女儿孝顺,都少不了另一半的支持,俗话说“有好儿子不如有好媳妇,有好女儿不如有好女婿”,当父母生了病,需要出钱出力的时候,伴侣的支持是最重要的,当然,这也是人心换人心的结果,真诚地为对方的父母付出,对方才会为自己的父母着想,一个家庭中,孝顺也是可以传染的,见过太多的家庭,儿子女儿都非常孝顺,照顾父母任劳任怨,从来不攀比和计较,和和睦睦的一大家子,羡煞旁人。但也有儿女都不孝顺的,把老人往外推,斤斤计较老人平时对谁好,对谁偏心,老人心里凄苦无比,外人看了也难免心酸。
想要儿女都孝顺,父母首先要做好下面这几点
在孝顺的问题上,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孩子的言行。曾经看过这么一个电视片段,一位老人在儿子媳妇家住了一段时间,天天不是熬粥就是吃窝头,等到老人刚走,儿媳妇就张罗着包饺子,谁知老人半途返回了,儿媳妇忙不迭地把饺子藏起来,却被孩子说漏了陷,老人唉声叹气地伤心,一旁的丈夫无奈,孩子们把这一幕幕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试想,等这位妈妈老了,儿女们会怎么对她?父母想让孩子孝顺,自己首先要做好榜样,对老人尊重,知冷知热,孝顺不是挂在嘴边上的,身教大于言传,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孩子自然非常孝顺。
对子女一碗水端平,不要偏心
很多子女之间的矛盾,父母跟子女之间的矛盾,都是父母偏心导致的,孩子是最敏感的,父母心中对孩子不公平的对待,会对他造成很大的伤害,他心理不平衡,心中就容易郁结怨气,《都挺好》中苏家的三个孩子,妈妈重男轻女,对老大老二特别好,却唯独对小女儿非常差劲,这直接导致了小女儿的离家出走,她最恨的就是母亲,而三个孩子也是面和心不和,关系相处得非常冷漠,归根结底,根源在父母身上,假如一开始就一视同仁,可能结局就大不同,说不定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
培养孩子的能力
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他自身有能力,过得不错的情况下,才能顾及到父母的老年,所谓穷的独善其身,他过得不好,只能把精力和财力放在自己的小家上,对父母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培养子女的能力很重要,从小让他们有独立的性格,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见识,等长大了自然不会过得太差,在家里也有发言权,能够得到伴侣的尊重,在孝敬父母方面,自然就会做得更好。不信,你看那些妻管严或者没有挣钱能力的人,给父母一点钱还要看别人的脸色,委屈劲就别提了。
还是那句话,孝顺不分儿子和女儿,孝顺是一种传承,是家庭教育的集中体现,您觉得养儿子靠得住还是养女儿靠得住呢?也欢迎分享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