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语人间:每天10分钟,陪你读懂1本好书,点击文章右边的“关注”,一起成长
大家好呀~
今天,灵遥将为你带来一本新书,名字叫做《忍住!别插手!合理安排时间》。
小时候,我们都或多或少听妈妈念叨过“现在都几点了?你还不赶紧睡觉!”,或是“你怎么还不起床?马上就要迟到了”云云。
但是,似乎每当妈妈这样念叨的时候,我们心里便会跳出一只小恶魔说,别听她的!烦不烦人?我正看到兴头上呢,干嘛非要跑来打扰我……
结果,明明能够做好一件事情的我们,也因为不想“输”给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下去。
现在,我们长大了,也做了父母,但是,在面对孩子的拖延行为时,我们依旧忍不住学起了我们父母的样子,开始念叨自己的孩子,或是采取某些强制性措施,如,拔掉电源,等等。
但是,这样做了后,我们却会发现,孩子往往会用我们小时候对抗父母的那套方法来对抗我们,像个算盘珠子似的,拨一下动一下。
图 | 合理管理时间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对时间的责任感,然后自己主动去完成作业,在该睡觉的时候和爸爸妈妈们互道晚安,早上按时起床呢?
不妨来和灵遥一起读读这本书,看看日本妈妈和美国妈妈都是怎么做的吧!
现在的孩子,似乎比我们小的时候,还要忙:周一放学后要参加绘画兴趣班,周二要补英文,周三要去参加社团活动……
再加上学校布置的一大堆作业,和接二连三的随堂测试,似乎家长不出言提醒,孩子便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上学迟到,考带作业,考试也不行……
图 | 合理管理时间
但是,始终由家长帮着孩子管理时间,会导致哪些不良后果呢?
一方面,家长的不断念叨势必会激发起孩子的叛逆,尤其是在家长安排的事情不是孩子愿意做的事情时,孩子便会用各种方法来对抗家长,比如,“我再玩一会儿,就一会儿嘛”或是,“你让我往东,我就非得往西,看你奈我何?”
另一方面,昨天还是由爸妈帮忙来管理时间,今天便要自己遵守社会的秩序,任由谁都做不到的吧?
因此,作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小时候(3岁开始),便逐步培养养孩子管理时间的技能,告诉孩子,管理时间是你自己的事情,爸爸/妈妈也有自己的安排,你如果起晚了,那么便要自己想办法去学校,再和老师自己解释你为什么会迟到。
这样日积月累,孩子便能学会自己去做计划,安排好自己每天、每周、每月,每一年的时间,家长便可以少操点心了。
图 | 合理管理时间
那么,如何才能够让孩子从需要你提醒,到自己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很显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你需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教会孩子这项受益终生的技能。
第一个游戏,便是把时间和行动联系起来。
不知道你是否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
在自己小时候,时间似乎永远都很充足,你有足够的时间去看电视、和小伙伴们玩游戏、读书、画画,等等,但是,待你长大后,时间便会过得飞快,一年接一年,嗖的一下子便过去了。
其实,你会有这样的感觉,一方面是你长大后,每天要操心的事情,与小时候相比,的的确确增加了,因此,你分配到每一件事情上的时间也随之减少了,另一方面,则是小孩子大多对时间没有概念,脑海里只有“现在”这一个时间点。
因此,作为孩子的父母,你不妨用钟表,和讨论的方式,来和孩子一起感受时间的流逝。
图 | 合理管理时间
具体来说,你可以和孩子探讨,每天做某件事情,如,去幼儿园、睡前洗漱、玩玩具等等,都会花费多少时间?或是,不经意地和孩子,比赛谁猜时间更准。
然后,你再和孩子探讨,都在做哪些事情的时候,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快,进而帮助孩子建立起对时间的意识。
图 | 合理管理时间
第二个游戏,是帮助孩子了解自己一天的生活模式。
比如,你可以引导孩子想一想,每天睡觉是几点、起床是几点、白天都做些什么、晚饭后又会做些什么,然后再带着孩子一起用一个圆形的图,把时间画出来,让孩子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图 | 合理管理时间
与此同时,父母也可以画出自己的时间表,来让孩子看到自己一天的安排,如,洗衣服、买菜、做饭用了多少时间、在公司里工作了多少时间、陪孩子用了多少时间等等。
经常这样做,孩子便能够慢慢地意识到干家务活与赚钱都是用陪孩子的时间换来的,自己也要多体谅爸妈,不乱花钱。
第三个游戏,是让孩子明白,什么时间里应该做什么事。
比如,在让孩子自由行动,如,出去和朋友玩、看电视、玩游戏等等,以前,都要先和孩子确定一个结束时间,比如,“宝宝,今晚只能和朋友玩1小时,要不然便做不完老师布置的作业了”。
这样,父母在提醒孩子回家的时候,也能够有理有据,不激起孩子的反抗。
第四个游戏,是让孩子明白“必须要做的事情”。
孩子念幼儿园后,要做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不仅要完成学校里的作业,还要上各种兴趣班。仔细一想,孩子每天回到家里后,到晚上睡觉的时间,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知道如何利用好这些时间,有的孩子会在一回家便开始看电视,结果到了临睡前才发现,“糟糕!明天要交的作业还没有做完……”
因此,作为父母,你必须要教会孩子区分“应该做的事情”和“想要做的事情”,指导孩子做出计划。
具体来说,你可以让孩子先把要做的事情都写下纸上,然后再和孩子一起判断,哪些是必须做的,以及按照一个什么样的顺序来做比较好。
图 | 合理管理时间
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一开始难免只写下好玩的事情,这时,父母也不要急于否定孩子,而是了解孩子现在的想法,然后提醒孩子,“你若是看小猪佩奇到晚上10点,那么,作业是不是会做不完呢?”
图 | 合理管理时间
在带着孩子把每天的计划写下来后,便要把它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每做完一件,划掉一件,直到孩子可以独立按照任务的轻重缓急列出计划来。
图 | 合理管理时间
第五个游戏,是让孩子养成根据目标倒推计划的习惯。
正所谓,晚开始不如早开始,赶车也好,做任务也好,和人聚会也好,都是你越早出发,越能够按时赶到,不误事,也不耽误别人的时间。
但是,对孩子来说,准确地做好安排,需要极强的时间估算技巧,在年纪偏小的时候,是很难做到的。
因此,为了让孩子把握大致的时间,父母可以先让孩子把要做的事情列举出来,然后和孩子一起估算一下,睡前准备工作要多少时间。
比如,刷牙5分钟,洗澡30分钟,换睡衣5分钟,妈妈读故事30分钟……那么,想要在10点钟听完故事,关灯睡觉,就必须从8点50分开始准备,而不是到了9点30分才想起来该睡觉了。
图 | 合理管理时间
有了这样的估算后,孩子也会开始意识到,如果想要在睡前听妈妈说故事,那么在8点50分,甚至更早,便要关掉电视,做好睡前准备了。
第六个游戏,是教会孩子做出取舍,合理安排时间。
每一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你没有办法把你想做的都做完,因此,即便是孩子,也必须要学会高效利用每一分钟,甚至把好几件事放在一起做。
这时,父母便需要在孩子列出任务清单后,陪着孩子估计完成每一件事情的时间,然后,帮助孩子做出取舍。
图 | 合理管理时间
比如,上图中,孩子只有2个半小时的时间,因为,做作业是必须的,而和朋友一起踢足球是孩子最想要做的,因此,看漫画和玩游戏的时间便必须砍掉。
最后一个游戏,是分步骤完成一件事情的能力,也就是拆解任务的能力。
尤其是在任务量比较大的时候,孩子也需要分解任务,才能够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比如,学校若是布置了一周读完1本书的任务,那么孩子便要学会结合书的内容,把这本书的内容分散到7天里,每天完成一部分。
想要培养孩子这个分步骤的能力,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带着孩子一起做家务了。
比如,做饭时,你可以先和孩子讨论,今天要做哪些菜,都有哪几个步骤,然后让孩子承担起最简单的拿菜、洗菜,和把菜端到桌子上这几个步骤,感受一下什么叫做分解任务。
最后,我们来一起看看在帮助孩子养成时间意识中,爸妈可能会面临的5个问题,和应对措施。
第一个,便是发现孩子怎么都做不好,继而对孩子失去了耐心,忍不住插手。
毫无疑问,教会孩子管理时间,会占用父母大量的时间和耐心。父母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和孩子探讨如何安排好每天的行程,然后,一再地和孩子解释,回家后为什么应该先写作业,而不是看电视。
甚至,有的时候,父母还要丢下自己的任务,来陪着孩子一起完成作业。
因此,孩子一开始拖沓,或是“孺子不可教”时,父母便难免会失去耐心,催促孩子,“麻利点儿!”“我不是教了你好几次了吗?”“现在,你该做作业了!”
这样一来,孩子的干劲儿也会随之消失无踪,依赖父母替自己管理时间。
但是,你要知道,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各种经验,快乐的、痛苦的、成功的、失败的,你帮得了孩子一时,帮不了孩子一世。
那么,与其让你的孩子走上社会后因为不懂得管理时间处处碰壁,不如在孩子小时候多些耐心,教会孩子时间管理的技巧。
第二个,是与孩子想法不一致时,你一定要注意说话的语气。
对孩子来说,爱玩是他们的天性,看电视、与朋友玩、吃点心都是很重要的事情,至于学习嘛,这是个什么东西。
因此,在列计划时,孩子常常会忘记把学习任务计划在其中,一定要父母发问时,才想起,“好像老师今天留了一个作业”。
因此,作为父母,你一方面要和孩子的老师及时沟通,做好孩子前期的保障,提醒孩子不要忘记了完成作业。
另一方面,你则不要一上来便否定孩子的计划,而是要用询问的语气,提醒孩子“路上安排1个小时,够吗?”“你打算玩多久呢?”“你的作业打算什么时候做呢?”等等。
这样,父母的守护,而不是指手画脚,一定能够激发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意识,让亲子关系更加地融洽。
第三个,是在计划无法完成时,父母要陪着孩子找原因,而不是指责孩子。
我举个例子,完不成计划,既可能是因为把目标定得过高,超过了孩子的能力,也可能是因为孩子口号喊得响亮,但是执行力去没有跟上。
如果是前者,父母要肯定孩子做成的部分,给孩子鼓励,不让孩子感到“一切都泡汤了”,如果是后者,父母则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在恰当的时候跳出来提醒孩子,不要忘了自己的计划。
第四个,是培养“延迟满足”,教会孩子先奋斗,再享受。
比如,孩子如约抵制住了诱惑,在商定的时间,主动地关掉了电视,不会由爸妈三令五申,那么,父母便可以给孩子一颗彩色弹珠,允许孩子在收集了10颗玻璃弹珠后,找爸妈兑现一个心愿。
这样,孩子不仅能够学会抵制诱惑,还能够体会到管理时间的成就感。
对啦,你可别以为这件事情很容易做到,不信?你今晚按时睡觉试试?
第五个,是及时表扬孩子。
很多时候,父母常常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孩子,认为按时起床,回家先做作业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是,孩子做出这些事情时,是需要动力和很强大的意志力的,有时候,甚至连你自己都不一定做得到。
因此,孩子一旦表现出了自控力,作为父母,你一定要及时地表扬孩子,如,“今天宝宝按时起床,没有让妈妈喊,实在是太棒了!”等等,鼓励孩子把这些积极的行为延续下去。
以上,便是全书的精华。
虽说作为孩子的父母,在孩子不听指挥时,直接提醒孩子,或是简单粗暴地结束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是最简单的管教方法。
但是,父母长期帮孩子管理时间,却会让孩子失去锻炼自己的机会。尤其是对那些年纪稍微大一些,有自己想法的孩子,父母的命令只会激起孩子的反抗,故意不做好那些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
因此,在和孩子沟通时,依旧要以指导和肯定为主,尽量别安排或是否定孩子呀~
祝好!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 | 武灵遥,一位践行着“日读书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职业读书人,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书语人间(syrj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