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的心酸:看似公平的轮流养老,却更让老人无奈

2020-02-24   大农圈

最近几年,“空心村”已经成为了一个高频词,似乎一提到“空心化”,就令人忧心、闹心,表现出悲观化,甚至感到绝望。

而随着“空心村”一起引起热议的农村养老问题,则成为了很多农村人关心的又一话题。

数据表明:我国有超过5000万的农村留守老人

截至2019年年底,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4亿人,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亿人,其中乡村常住人口5.5亿。除了西藏外,各省农村老龄化程度均已突破10%,辽宁省、重庆市等地甚至均已超过20%。因此,农村最少有超过5000万老人。

而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进城,造成“空心村”的同时,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导致农村养老特别是留守老人的养老矛盾异常突出。

相比城市,由于农村人口的收入较少而且不稳定,且没有退休金等问题,让农村老人的未来更让人担忧。

农村养老存在哪些问题?

1、农村老人没有收入,没有养老金,养老补贴过低,生活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看病难,看病贵,虽说现在农村实行了新农合,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减轻了农民看病的压力,但是现在每年的合作医疗都在上涨,一年比一年高。虽说报销的比例也提高了,可是药品越来越贵,并且很多药品都不能报销,需要自费,导致看一场病需要花的钱并没有减少多少。

农村老人如今的养老现状

1、看似公平的轮流养老

现在的农村,虽然很多农民家庭的经济比以往更好了,但是仍存在一个现象:因为很多老人都有好几个子女,因为有些子女就不愿意独自赡养老人,于是看似公平的“轮流养老”新模式就开始流行起来。

老人不停地在子女之间轮流养老,一个地方刚适应又要被送却另一个子女家,这样来回折腾老人却更为心酸。

2、孤立式养老

如今的“空心村”就是造成孤立式养老的最大因素,子女们都进城打工赚钱养家了,农村只剩下老人,要是孙子辈也在农村还好一点,但更多的是老人子女为了让下一代受到更好的教育,也得跟随着在城市里,于是便形成了儿女和孙子孙女都不在身边,老人们被孤立在农村的情况。

虽然不缺金钱,但是“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这种精神上的孤立式更让人难受。

3、被迫式养老

这种情况和第二种孤立式养老有点像,不同点在于:孤立式养老是子女愿意给老人养老,但是由于现实等因素只能让老人独自待在农村,不过会给老人金钱或者物资上的帮助。而被迫式养老则是一些人把老人赶出家门,让他们独自居住,平时也不给金钱和物资上的帮助,老人们还得自己赚钱养老。

这种情况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很常见,不过这些年来基本上已经很少见了,但是不能说没有。

农村养老院为什么不受欢迎?

近几年来,不少农村地区已经建立了养老院,本意是为了保证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也可以减轻子女们的担心和负担,可但是这种养老的方式却并没有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为什么呢?

其实,主要原因就是传统习俗,咱们国家不像外国,中国讲究的是孝道,你如果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别人第一印象就是:这人连自己父母都不愿意管,太没良心了。

而对于老人来说,他们也不愿意到养老院去,因为感觉很丢人,自己儿女双全,却没有一个愿意给自己养老送终的,给人印象就是这家人都是没人性。

你们村里的老人都是哪种养老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