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学就不学,还要家长做什么

2019-06-15     劲草云

99%的孩子是需要家长教育的!

许多家长常常表示:“我尊重孩子的意见,我回家先问问孩子想不想学。”

孩子要是不喜欢,是不是什么都不用学了?

这才是真正地害了孩子。

没有孩子天生喜欢学习。

学习兴趣,是在不断的坚持努力中,培养出来的;学习兴趣,更是在成绩不断提高,获得自信和成就感之后,强化出来的。

所以,在孩子尚未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收获学习的荣誉之前,家长就需要逼一下,推一把,有时甚至是通过自身的辛苦付出和陪读,帮助孩子步入学习的良性轨道。



01

上面这张照片拍摄于何时何地,没有人知道,也不清楚,甚至也不清楚照片里的主人公姓甚名谁。

昏暗的小巷、营业的小店、炉子上嗞嗞作响的饭锅、破桌上凌乱不堪的书本......

忙碌一天的妈妈,开启手机的手电筒,给如饥似渴看书的孩子,在暗夜里照起一束明亮的光。

也许你会有疑问,他们为什么不到屋里看书,那里不更亮一些吗?

可能是店面太小,根本放不下一张书桌;也可能是屋内光线,也亮不到哪儿去。

然而这张照片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我想是因为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坚定的决心:

无论黑夜多暗,无论困难多大,无论条件多苦,无论妈妈还是幼小的孩子,都并没有妥协,丝毫不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对未知的探究、对光明的热望。



02

小学的时候练书法,周末要背着墨水瓶去老师家。

墨水瓶没拧紧,墨水把包里的文具都染脏了,生闷气,觉得书法太讨厌,难学又惹祸,学了几天再不愿意去。

后来念高中,语文作文总拿不到理想的分数,硬着头皮问老师原因,

老师说:“文笔不错,可惜字丑了些。”

学校组织作文比赛的时候,老师甚至主动建议我:“写完找个字好看的同学帮你抄一遍,否则得奖的可能性很小。”

大二的时候考驾照,带我的教练脾气很不好,我被骂哭两次,羞辱智商N次,跟自己赌气,说过阵子再学。

后来干脆就没再去驾校,如今即将毕业的我,依然没有驾照。

过年回家,我所在的小城市的出租车,春节是不开计价器的,10块钱的路程,能漫天要价地要30块钱。

家中有闲置的车,可是我不会开啊,于是只能去拦出租车,送上门被司机宰。

还有半途而废的游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美术,明天再背吧的单词……它们都在后来某个猝不及防的瞬间,跳出来为难我。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崭新的风景。



03

未未快八岁了,知道院里的好朋友在学二胡,自己也闹着要学。

看到她这么有热情,妈妈就给她报了个二胡课。

一开始,她特别喜欢上课,可是上了一个月后,她开始变得不耐烦,不想去上课了。

对于孩子的这种反应,爸爸早有预料,安慰了她几句后,坚定地告诉她:

“今天必须得上!既然报了名,就要坚持下去,妈妈会陪着你的。”“不去,我就不去!”她继续闹。不仅闹,还振振有词:“大人真幸福,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小孩真不幸福,什么都要听大人的!”爸爸告诉她:“很多事情你们小孩还不懂,不能做决定,就得听大人的!”

也许有人不赞同未未爸爸的做法,孩子不想学就别学了,干嘛非得强迫她,现在不是都在讲要尊重孩子,要和孩子做朋友吗?

但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必须替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有时甚至要逼她们做不愿意做的事,尤其是学习。

后来,未未小升初升学时,因为二胡十级和出色的现场表现,顺利通过了某所名校的艺术特长生考试。



04

教育这件事,从来就没有顺其自然;也没有一种能力,仅仅是天赋使然。

孩子所有的成就,都是父母细心观察、精心栽培、用心引导的结果。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的父母越来越“尊重”孩子,常常喊着给孩子“爱和自由”的口号。

然而很多时候,父母口里的“尊重”,变成了“遵从”。

于是,当孩子对舞蹈、书法、美术等感兴趣的时候,父母二话不说先报了班。

然而孩子学了一段时间不耐烦了,想要放弃时,父母又遵从孩子的决定,说是听孩子的,给他自由。

殊不知,这是家长打着“爱孩子”的幌子,自己在“偷懒”。

看上去是对孩子的尊重,实际上却是自己懒得管,懒得陪,这其实是在放任孩子,是父母极度不负责任的表现。

要知道,任何学习过程必然要经历一段枯燥乏味的阶段。

这时候家长不“逼”孩子,让孩子“不想学就不学”,那么孩子的学习永远只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

东学一下西学一下,永远体会不到深层次学习的乐趣。

久而久之, 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孩子只会什么都不想学,什么都学不会,什么都做不成。



05

蔡康永先生说过一段话,说得非常好:

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如果不想让孩子长大后后悔,父母就要承担起责任,走在前面,成为孩子的引路人。

告诉孩子,如果在人生的早期不好好学习,那么长大之后必然会后悔。

在孩子想要放弃某项学习的时候,对他说一声:“孩子,再坚持一下,我陪着你。”

正如龙应台写给儿子的那段话说的: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不仅需要孩子勤奋刻苦,也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

在孩子想要放弃时,发挥父母的“威严”管教一下,对孩子要求严一点,这才是真正地爱孩子。

有时候,父母就是要“逼”孩子一把。

如果父母逼孩子学他不想学的,是父母做的不妥;如果父母逼孩子做他已经选择的,那就是父母的责任。

教育孩子千万不要半途而废。

无论什么事坚持才会有效果,有效果才会有成就感,有成就感才会坚持,久而久之,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实,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

一个优秀的孩子,绝不可能横空出世,其背后必然有着父母付出的无数时间和心血。


请家长告诉孩子:

愿你心怀梦想,不丢信仰,当一个苦读勤学的赶路者。愿你虽经挫折,仍深信不疑,做一个有爱有光的追梦人。

当孩子不想学习,或者厌恶学习的时候,请记得告诉孩子:

现在的努力,都是为了以后拥有更多可以选择的机会。请不要让偷过的懒,变成打脸的巴掌!

加油!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uhKEGwBmyVoG_1Z0JP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