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好像一首曲,一首无边无际的曲,每个音符都带有动听的音律,每个音节都带着欢快的节奏,它们共同奏出一首世间绝唱,内容丰富而华丽。
然而,当其中的音符一个接一个的消失了,这首歌,还会存在吗?
2020的新年钟声还未敲响,令人悲痛的消息就已传来,又一物种消失在长江里。
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近日发布的研究显示,预计2005-2010年,“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已灭绝。
事实上,9月17日,国际组织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在浙江杭州一个学术会议上报告称,经专家组评估,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长江白鲟(下称“白鲟”)灭绝。这是继白鱀豚和长江鲥鱼被研究人员宣布功能性灭绝之后的又一坏消息。
十六年来,长江白鲟始终未在渔民和科学家们的苦苦搜寻中现身。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2003年大年初一,中国水产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科学家最后一次救助一条长江白鲟、放生并跟踪。但随后,船触礁,被放生白鲟的电波信号也消失。
没人能想到这可能是人们最后一次发现长江白鲟。失去这一条鱼,也失去整个物种。
“千斤腊子,万斤象。”“象”指的是长江白鲟,据说它可以长到上万斤。白鲟体型硕大,成鱼可长达七八米,游速迅疾,被称为“水中老虎”、“中国淡水鱼之王”,它也是世界十种最大的淡水鱼之一。
中国古代白鲟被称之为鲔。春季溯江产卵。主产于中国长江自宜宾至长江口的干支流中,钱塘江和黄河下游也有发现。是中国特产稀有珍贵动物,属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除长江白鲟灭绝外,中国特有的中华鲟、长江鲟仍被评估为“极危”等级。
悲惨的事实终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国家也对此做出补救措施。1月1日起,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除了这两类保护区,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的其他天然水域,最迟2021年1月1日0时起,将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此外,许多网友也发表了自己的痛惜之情。
2020年的第一声丧钟,被长江白鲟的灭绝敲响。曾经华美的自然之歌变成了无力的悲鸣,响在长江之上,但更应该响在每个人的心里。
长江之殇,其实也是人类之殇。”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这样的盛景又何时能再复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