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期有尿床,长期睡不好,感冒很久不能治愈,这些我们会认为都是中下焦不足的表现。
如果把人体比成一口煮着水的锅,下焦是柴,中焦是燃烧的火,上焦是冒出来的滚滚热气。中下焦不足,相当于柴不大够用,火烧的不旺了。那就得省着点用,最好还能加点柴火。
来看今天的案例
主诉:宝宝6岁,不时还会尿床。
大便:一两天一次,前干后稀,黑色或深褐色,一直很臭。
小便:骚味轻,起床时偏黄,其他时间正常,透亮的淡黄色。
食欲:正常,与平时无变化。
喝水:喜欢喝冷水。
睡眠:翻身多,不安稳。
怕冷怕热:怕热,不喜欢盖被子。
出汗:正常,温润,不干不湿。
温度:全身温度均匀。
其他症状:一直有清鼻涕,因情志正常没做干预。时不时尿床,一般都是晚上吃得比较晚,或者喝了稀饭等液体的东西。
舌象:舌苔整体白厚;舌质颜色淡,嘴唇干燥,舌尖有凹陷,有小红点。
把所有症状梳理一下
第一步,看正常不正常
【正常】
小便正常;食欲正常;出汗正常;温度正常。
【不正常】
大便一直很臭,前干后稀,黑色或深褐色;喜欢喝冷水;睡眠翻身多,不安稳;怕热,不喜欢盖被子;一直有清鼻涕;时不时尿床;舌苔白厚;嘴唇干燥。
第二步,分列表里
【表】
一直有清鼻涕,舌苔白
【里】
大便一直臭、颜色深、前干后稀;喜欢喝冷水;睡眠翻身多不安稳;怕热,不喜欢盖被子;尿床;舌质淡,嘴唇干燥。
第三步,看寒热
一直有清鼻涕,大便一直臭,“一直”说明有问题很久没解决。正气不能强有力的把病邪推出去,总是有没完没了的垃圾和表邪,意味着整体的恢复能力,推动运化能力都是不足的,这个就是寒。舌苔白厚、舌质淡、嘴唇干燥,也都是气血能量不足,寒的表现。
喜欢喝冷水,不喜欢盖被子,翻身多,可以认为是热的证据。但整体来看,热的表现不算很明显。这里的热不是火烧的过旺产生的,而是垃圾堵住了管道,局部不通畅生的热。
整体看下来,是中下焦的虚寒
如果孩子只是偶尔因为吃得晚,吃得稀而尿床,其他吃喝拉撒睡玩的表现都不错,那我们可以考虑孩子小,脏腑发育还不够完善,所以稍微有点控制不住是正常的。
但像案例中的孩子,除了尿床还有大便、睡眠、长期外感的问题,那就可以认为是中下焦的能量不足了。
中下焦的能量足,身体有源源不断的能量补充上来,孩子就会吃得下,睡得香,肌肉结实,有精神。体现在排泄上,就是在该排的时候能畅快的排出,该收的时候也能牢牢的控制住。
尿床就是个收不住的表现,它与脾胃的运化,肾的收摄能力都有关系。吃的晚,水分太多,脾运化不了,肾的控制力不够,就像是老化的水龙头关不紧,管道压力大时就容易滴答漏水。
在中下焦的能量不足,体表抗邪部队的粮草供给跟不上,正气不能充沛的到达体表去对抗外邪,所以流鼻涕的表寒一直处理不掉。
六纲辨证:太阴少阴+轻微阳明
中下焦虚寒的调理方向是温补阳气。在对症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桂附地黄丸+艾灸肚脐和中脘。妈妈反馈,一周后好了。
中下焦虚寒的几个注意
不论是尿床还是其他中下焦虚寒的问题,都需要三分治七分养。
首先要从平时的饮食调理入手,不吃寒凉生冷,不吃太难消化的食物,别吃的太晚,别给超出脾胃运化能力的食物。
很多中下焦不足的孩子会伴随着精神上的匮乏感,对于爱和安全的需求可能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这方面需要爸妈更多的理解和回应。
不当的治疗(输液、寒凉药、抗生素的过量应用),也会伤到脾胃的正气,让身体里的寒湿囤积的更多运化不掉,所以我们更需要谨慎的对待每次生病的处理。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赞~转发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哦!关注羊爸爸,教你实用的育儿知识,陪你健康养娃,用中医的方式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