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用“打”自己的方式爱自己
路老师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去我北京的地方喝茶,我们俩也经常会聊各种东西,路老师也经常在我身上按各种开关,“啊,啊,啊,啊”。原来我们对自己那么不了解,原来我们从来都没有把自己当做最好的朋友。
我有一个朋友叫许知远,算是中国的读书人。他有一次跟我说:“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功课,就是成为自己的朋友。”当我们在敲打自己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施受一体的过程,也是一个自己关心自己的过程。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很少把自己关心自己、自己和自己做朋友、甚至自己和自己和解,视为我们最重要的功课。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把学而时习之,学什么,他没有说,但是结合《论语》后面的话,大概可以了解。学一样的东西,就是学做一个有意思人,学做一个快乐的人。
《论语》的前两句话都是讲如何获得快乐,第三句话是讲如何避免不快乐,叫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以呢, 翻译成今天的话来说,《论语》是孔子的幸福力公开课。不是有一个哈佛幸福力公开课吗,其实孔子早就讲过了。
哈佛幸福公开课核心内容是讲:和谐的人际关系如何带来快乐,我们成长如何带来快乐,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如何避免沟通障碍而不畅快。一大堂课,孔子连一条微博都不用,甚至半条微博都不用,二三十个字就讲完了,微言大义。
以我跟路老师合作了那么多年,敲敲打打,偷师学艺的心得而言,路老师讲了三句话,一言以蔽之:爱自己,用打自己的方式爱自己,当然你也可以不用很大力的打。
02
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抱有信心
我跟路老师在聊天的时候,他总是给我传递一个信息。我很担心,这个地方肺经不通,以后会怎么样呀;这条经络不通,以后会怎样呀。他总说没事儿,比你严重的人多了去了,这实际上是一种慈悲,让你不觉得自己的问题有多惨。
首先你要不觉得自己有多惨,你才会真正地去管理自己的身体,增强自己的信心,如果觉得自己已经无可救药了,那就只能破罐子破摔了。
所以,爱自己的另一层引申含义,是要让自己觉得自己身体状态很好,甚至要推己及人,要把这种天边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听成“法布施给自己,回向于他人”。
03
站在未来看现在
这个身体他有一些很奇怪的关系,怎么敲这儿疼,那儿就好了?怎么会左病就右治,上病就下治呢?其实我们的身体行为本身,它就是一个装置艺术,我们要把身体作为一个装置。
什么叫艺术?一切艺术都是与道相应的游戏。所以我们把对身体的敲打、按揉、观察啊,都应该视自己为一个装置行为艺术家人的作品。装置行为艺术有两个条件:第一要有空间性,第二要有时间性。不像画画,装置艺术是伴随着自己的时间的流淌。
在现场的时候,你和别人的互动,你自己在时间变化当中的变化,所有一切呈现的都是装置艺术。
前两天,有个朋友告诉我,他看了一个很好的装置艺术的作品,并且也体验了这个装置艺术作品,是个什么呢?首先呢,他进入了一个很黑暗的隧道,穿过去之后发现只能躺下;那躺下来之后,屋顶上是粘着桌子、椅子、床、床单被罩以及杯子什么的;有一扇窗户,模拟日光,光影投射进来。
这个时候,你躺在地上从上往下看,就像你从你的灵魂往下看你的生活一样。
突然那一霎那,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她是观看世界所有人,你不用建立如此宏大的视野,你起码可以稍微小一点的视野,自上而下。你观看你躺在那里的一个状态,甚至你的身体被拿走,只留下你熟悉的那张床,这个时候你就会突然升起一颗悲悯、自在而又悔恨的心:“为什么我以前不对自己好一点?”
一切的智慧都来自于你是否能够站在未来看现在。站在过去看未来、站在现在看过去和站在现在看未来,是我们现在所习惯的,但是能够站在未来看现在和过去、站在过去看现在和未来,叫移步换影。观世界的角度一变,世界就变,人生观一变,人生就变,此谓见所相非相,即见如来。
爱自己是一种艺术、责任、更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