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庄:乡村市场气象新

2020-04-09   中国县域经济报

“卖大鱼!又鲜又肥的大活鱼……”“卖甜白酒!卖甜白酒……”3月30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刘厂镇王家庄社区农贸小市场热闹非凡,村里和来自别村的买卖人汇集在村庄与田野交融的小市场,兜售着水果、蔬菜、肉类、禽类、鱼类、禽蛋和米线、饵丝等食品和其他生产、生活用品。

王家庄历史上曾在村时有个“小街”,至今还存留着“小街”遗址遗迹。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的改扩建,以及红色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小街”已不能满足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购物需求,就连前些年群众自行在塘子山自然村路边进行商贸交易的场所,但由于场地所限,“油盐酱醋在村里,日常用品赶大集,大件商品跑城里”成为当地村里消费市场的写照,难以适应当前发展的商贸需求,农村市场的短板成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跳板”。对此,王家庄社区党总支部和村委会把解决群众买难卖难摆在重要议程日程上,规划建起农村商贸市场,帮助群众解决买难卖难的问题。

“农产品的根基在农村,农村市场大有可为。”王家庄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汝学介绍,借助沪滇扶贫协作的项目资金支持,村里通过规划,建起了农贸市场,村里和邻近村庄的群众每天上午都集中在这里交易生产生活物资,场面很壮观。如今,家门口有了集市,从这儿买回去的物品,价格公道,品质和城里一样。

王家庄社区在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通过将农村设施简陋、经营方式落后的路边集市进行整体搬迁,对闲置空地进行规划改造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乡村特色、风格的农村集市,让农民不出村就能买到质优价廉的消费品。这天,王家庄社区建档立卡群众王学富一个人在家,他一大早就到田间劳作,收工后顺道在市场买了菜便可回家做饭,既方便,又不误农时。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大伙都希望吃到时鲜蔬菜。”王学富说,以往好一点的时鲜蔬菜要到赶集的时候到乡镇的集市上才能买到,赶一次要买加家不少的蔬菜,有时吃不完,只能放烂掉,浪费很大。自从村里建了农贸市场,在家门口要啥买啥。(通讯员 陈应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