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古人的这些家规,你知道吗?做到了哪些?

2020-02-29     红云社会文学百家谈

原创 ┃ 万红云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红云导语: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拥有着5000年的历史文明传承。从三皇五帝启始,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文明。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奇迹,更制定了一个又一个家庭教育与规矩,你知道多少?你做到了哪些?

食不言:古人们认为,吃饭的时候,不要讲话。而是要细嚼慢咽,安安静静。如果用现代科学来解释,也有一定的道理。大家都围坐在一起吃饭,如果有人张开口说话,有两个不好的地方。其一、可能会导致口中的饭菜不小心喷出来,那样,实在不文雅。其二,开口说话,也很容易将身体内部的传染病之类的通过说话,传给在座的人,这样对身体的健康也不好。

寝不语:古人们认为,睡觉的时候,不要说话,要保持安静。古人非常重视作息规律,他们认为作息应与天地一致,那么人的身心才会真正的健康。而夜晚,漆黑一片,也正是万物寂籁,一片安宁的时候。大地都在睡觉,整个宇宙都在睡觉,所以,人类在睡觉的时候,也应该是安静的。

早请安:古人们认为,早上起来应该先给父母长辈们问安,那么才开始一天的行为。这是一种感恩的教育。古人们常把长辈们比作自己的天,那么相应地来说,晚辈们就是地。没有天哪有地,没有父母长辈,哪有这些晚辈们。

晚温被:古人们认为,晚辈们睡觉的时候,要提前帮长辈们温暖一辈子。当把被子暖热了,再道声晚安休息。这也是一种感恩的教育,同时也是尊老孝道的教育。孩子们年轻力旺火气足,而老人的身体正走下坡路,自然惧怕寒冷。因此,作为晚辈理应做到这些。

席不正不坐:古人认为,当入座的时候,一定要将摆在地下的席子放正了,才入座。(注:古代某些地方的习俗,以铺席而坐。)席子也代表板凳,沙发,只有这些坐的工具放得端正了,才可以入座。

站不立门正中:古人们认为,站立的时候,不能站在门的中央,而是立于门的两边的位置,否则是非常的不礼貌。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古人在大厅的正中,通常摆放着先人遗像及贡品。因此,立于门正中,非常不尊重先人。

行不踩门槛上:古人们认为,过门槛的时候,脚不能踩在门槛上,而是要双腿稳稳重重地迈过去。如果一个人过门槛的时候,用脚踏在门槛上,是非常不尊重那户人家的表现,客人会下逐客令的。

衣冠不正不出门:古人们认为,衣冠没有穿戴整齐,是不可以出门的。小说《红楼梦》,关于穿戴有着多处的描绘。比如,出门的时候,都要换过衣服。从外面回到家里,也要换过衣服。回到家后,拜见长辈,还要换上整齐合适的衣服。

头发不梳不见父母:古人们认为,早晨起来向父母问安,首先要将头发梳理整齐,洗干净了脸面,才可以见父母。否则,披头散发,实在不文明。所以,古人从来不披发,会挽起来在后面打个髻,到了清朝之后,就会编个辫子。

红云结语: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令世界为之震撼的四大发明,有着许多历史古迹,有着源渊流长的文明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开创了许多的家教家风及规矩。您知道这些吗?您做到了哪些呢?(配图来自头条号免费正版图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gB4kHABgx9BqZZIo6_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