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关注,你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
在育学园诊所,每天都会有因为身高、体重长得不理想,而被家长带来咨询医生的孩子。
—
这不,今天上午就有两位家长带着一个9个月的小女孩来看诊。
据小女孩的奶奶说,小女孩最大的问题是体重长得有点慢。
奶奶有记录孙女体重、身高曲线的习惯,小女孩的体重曲线显示,6个月开始辅食喂养后,到如今的3个月间,小女孩的体重从50%左右的水平,下降到45%左右的水平。奶奶很着急,赶紧带着孙女来看诊,找医生寻求喂养方面的帮助。
孩子是从添加辅食开始体重增长缓慢的,说明她的情况很可能与辅食添加有关,于是医生着重询问了小女孩的喂养情况。
据奶奶说,孩子的日常饮食是这样安排的:
除了喂养方面的情况,奶奶同时介绍了宝宝的睡眠情况和排便情况。睡眠方面,宝宝每晚夜醒1~2次,总体睡眠质量还不错;排便方面,宝宝每一到两天排一次便,大便偶尔偏干,也没什么明显的问题。
—
医生大概了解了宝宝的基本情况后,决定先帮宝宝检查身体,然后再帮奶奶解决宝宝生长缓慢的问题。检查身体后,医生基本排除了宝宝有严重疾病的可能。
不过,医生建议家长给宝宝进行抽血检测,查看宝宝是否有贫血的问题。
之所以这样建议,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宝宝没有添加过肉类食物
虽然说配方粉中含有铁、米粉中也含有铁,能够为宝宝补充一定量的铁,但可能不完全能够满足宝宝日常所需。因此,我们才说宝宝的饮食结构要丰富,除米粉外,也要注意添加其他富含铁的食物,比方说,绿叶菜、红肉等,来预防贫血。
而小女孩没有添加过红肉,这可能会导致她存在铁摄入不足的情况,时间久了,当她体内储存的铁被消耗殆尽,就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的情况。
第二,宝宝的唇色和面色比较苍白
肤色、口唇黏膜等部位发白是缺铁性贫血的典型特征之一。
总之,这些表现更增加了宝宝疑似贫血的可能性,因此医生建议给宝宝进行血液检测。结果显示宝宝的血色素偏低,说明宝宝确实贫血了。
—
面对小孙女贫血的结果,奶奶有点不敢相信,连连追问医生到底该怎么帮助宝宝解决贫血的问题。
医生先安抚了奶奶的情绪,随后具体解释道:
首先,要调整宝宝的饮食结构
针对孩子目前的情况,建议给宝宝每天添加一顿红肉(猪肉、羊肉、牛肉等)和一顿白肉(鸡肉、鱼肉等)。且主食、青菜和肉的比例,做到2:1:1,帮助宝宝尽快补充缺乏的营养素,同时长身体。
由于吃补铁剂可能引起宝宝肠胃不舒服,影响宝宝喝奶及吃辅食的情况,反而不利于宝宝生长,且宝宝贫血的情况并不是特别严重。医生建议家长先选择给宝宝进行食补,并定期复查宝宝的血色素情况,查看贫血情况是否好转,再根据复查结果适时决定是否给宝宝喝补铁剂。
其次,改变制作青菜的方式
把青菜打成泥就破坏了青菜中纤维素的结构,这就导致宝宝摄入的纤维素不足,这可能是造成宝宝大便偏干的原因之一。
针对这点,建议家长把青菜放在热水里焯熟后,用刀切碎,然后再放到米粉中喂宝宝。
离开前,奶奶说:“我原以为我不吃肉,体检也没说什么问题,孩子不吃肉应该也没事儿。”
医生解释道:虽然大人不吃肉,但大人的饮食种类比较丰富,有其他的铁的来源。而孩子正处于辅食添加初期,能够添加的食物种类本就很少,如果不吃肉的话,就可能出现缺铁的情况,进而引发贫血。
听到这,奶奶恍然大悟,整理好宝宝的衣物后,就带着宝宝回家调整辅食去了。
固有的饮食习惯很难改变,这点我们非常理解,不过喂养宝宝时,家长还是需要以宝宝的健康成长为主要目的,在维持自身饮食习惯的同时,对宝宝进行科学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