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我,80斤,因为催吐进了ICU”

2019-07-20     阿旺说牙



























最后的话

这个80斤还拼命减肥的女孩,就是社长身边的朋友。在大家眼中,她明明已经很瘦了,可她依然在“暴食”和“催吐”的两个极端之间苦苦挣扎。

“不吐出来,我觉得罪恶,觉得自己下一秒就要胖回去了。”

小时候遭遇过的身体羞辱,让她这么多年一直活在深深的“形体焦虑”中。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形体焦虑”,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特征的主观判断、和对自己身材容貌的过度关注。

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小时候你站在镜子前觉得自己胖脸短腿小身板,再到长大了之后寻求医美手段来改善自己认为的某些五官缺陷,都是出于“形体焦虑”。

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但这一焦虑与其他焦虑区别的地方正在于“过度”这个词。

体型偏胖的人在路过商场的镜子时会故意躲开;

单眼皮的人会频繁关注别人的双眼皮;

个子矮小的人会习惯性在人群里低着头.......

认为自己不够完美的外表是一种缺陷,这就导致我们要么想尽办法去活成理想中的样子,要么活在阴影里。

而这份阴影是谁带来的?

除了自身的怀疑,更多的是外界的自以为是的评判和身体羞辱。

高白瘦就是美,矮黑胖就是丑;

双眼皮大眼睛就是美,单眼皮小眼睛就是丑;

甚至细化到微笑唇就是美,嘟嘟唇就是丑.......

这些所谓的标准,都是谁制定的呢?而我们就非得按着这个标准活吗?

蔡依林的《怪美的》里有这么几句歌词:

“审美的世界谁有胆说那么绝对,真我假我自我,看今天这个我。”

“美的丑的自有他存在的必要,爱恨随你各自喜好”

“听谁说错的对的,说美的丑的,若问我,我看我说我怪美的”

大概是对这些问题最好的回答。

常常有人说“连自己体型外表都控制不住的人,何以谈控制自己的生活?”,但要我说,没办法接纳自己本来样子的人,也没办法接纳自己的人生。

千姿百态,我们都可以活得很好。

不一定很美,但一定很精彩。

最后讲个故事送给那些嘴碎的人:

小明的爷爷活到90岁,别人就问他长寿和保持健康的秘诀。爷爷笑着回答说:

“管好你自己。”

来源:看见心理企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VlsiGwBvvf6VcSZ02I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