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苏州大学里那些从民国穿越而来的古典建筑

2019-07-08   姑苏好时光

姑苏好时光,每天听见有趣的苏州。

这几年网红的事物太多了,小到一家苍蝇小馆,大到一座城市都有成为网红的可能。不过说起国内的“网红大学”,大家首先想到的要么是每年樱花季的武汉大学,要么是已经成为厦门必打卡的旅游景点之一的厦门大学

武大与厦大

但如果苏州大学也向公众完全开放的话,毫无疑问历史与人文底蕴厚重的她也将成为一个不输于其他大学的“新晋网红”和“拍照圣地”。

用“新晋”这个词苏大恐怕会不满,她的前身可是在1900年就诞生的东吴大学,百年来风云变幻,但幸运的是,苏州大学本部天赐庄校区保留了太多民国的风情,时光改变了周遭的一切,却依然留给了她那张旧时的容颜。

东吴大学校门,就是如今苏大校园内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当年这就是苏大的正门,百年前多少天之骄子就是从这里走进象牙塔,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硕士就是从这里走出的,东吴大学为名叫徐景韩的学生颁布了这张历史意义浓厚的硕士学位证书。

徐景韩是苏州本地人,在苏大念完书后还留学美国专攻物理学领域,回国后为我们国家物理学事业做出了许多贡献,中国化学工程学科的奠基人之一、科学院院士苏元复曾经就是他的学生。他的故居就在苏大南门外不远的吴衙场,也是一栋青砖外墙的民国式建筑。

徐景韩与他的硕士学位证书

在1925年前后,东吴大学这扇校门经过重修加上我们现在看到的门楼,上面“东吴大学”四个字是晚清状元、同治和光绪两位皇帝帝师、常熟人翁同龢题写的,校门南面写着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门楼顶上曾经还刻着东吴大学的英文校训“UNTO A FULL GROWN MAN”,现如今已经被改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

除了这扇老校门,在苏州大学的百年历史中,还有许多令人惊叹的古典建筑

精正楼,始建于1912年的一栋罗马城堡式建筑,由美国弗吉尼亚州某教堂捐建。起初建造的目的是为了纪念东吴大学第一任校长孙乐文,因此精正楼还有个名字——孙堂。现在精正楼作为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是学生学习以及交流的重要场所。

精正楼的独特之美,只要远远瞧上一眼就能感受到,哥特尖顶式的门廊,左、中、右三座塔楼,耸立的石柱、椭圆形拱门上的图案……每一处建筑的细节都在水墨江南里勾勒出一幅中世纪的情调。

门楼顶部还有平台,东吴大学曾有相当规模的学生军乐队,每逢举行运动会,乐队便集中在平台上奏乐。在豆瓣高分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中,精正楼更是摇身一变,成为了20年代远在法国的里昂大学,可见这栋楼有多少欧洲浪漫主义的味道。

要说苏大本部最标志性的建筑,肯定非钟楼莫属了。

钟楼,1901年始建,1903年落成,由英国设计师设计,居于东吴大学中心,是东吴大学初创时的主楼,也是校园内最古老的教学主楼。因为顶部有一座巨大的四面时钟而被称之为钟楼。

原名林堂,为纪念东吴大学奠基者之一林乐知得名。

钟楼内部的空间设计也如同教堂般高大宽敞,精巧繁复的雕花分布在砖墙上,每逢半点,时钟敲响,声音传遍绿荫环绕的校园,阳光穿透彩色的花窗倾斜而下,这就是宁静典雅的时光的模样。

每年的开学季都会在钟楼前举行盛大的典礼,每年的毕业季所有的毕业生又会在这里留下和母校最后的合影。这座钟楼又见证了多少稚气未脱的青春脸庞的蜕变与成长。

除了这些,还有许多人喜欢的红楼、曾经是东吴大学教师住宅的春晖楼、秋韵楼、夏润楼、冬瑞楼……

只有去苏大的校园里好好走走,才能感受到这种历史与人文交相辉映、苏州的情调与欧洲的浪漫碰撞后独一无二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