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千年来孩子的名字都是跟爸爸姓的,可是随着现在社会发展,女性同胞们在社会上也贡献出了一己之力。
并且女性的独立性越来越强,有些女性认为,女人像男人一样上班挣钱,回家还要带娃、做家务,为什么自己怀胎十月、受尽疼痛折磨后,生下来的孩子还要跟着父亲姓,而不是跟着自己姓?
网友们对于这个话题也议论纷纷:
网友@西瓜媛:
该跟谁姓跟谁姓啊?人家都跟爸爸姓,你弄什么跟妈姓?这不是让人家多心吗?有那工夫多干点活不行吗?
网友@瘦圈圈:
这还用问吗?当然跟爸姓了啊!传统就是这样的!没爹的才跟妈姓呢!况且还有离婚的,也还是跟爸姓的,这才是传统!
网友@丛牛牛:
别没事找事了,都姓爸姓,你姓妈姓?就像男人不倒插门,让女方出彩礼,女方同意吗?这事就不讲传统了?增加了很多沟通成本,我就跟爸姓啊!
网友@小牛瓶:
什么传统不传统的?都啥年代了?什么都可以打破传统,为什么到跟谁姓上,就不能打破了啊!
网友@胡较瘦:
现在二胎政策开放了,一家都两个孩子,一个跟爸姓,一个跟妈姓,这样才公平合理,没什么不妥的!
网友@李想:
自己家生的孩子愿跟谁姓就跟谁姓!只要是自己生的,跟自己姓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话语呢?就是因为你自己想多了,所以才没有办法让自己的孩子跟自己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基本上不管大家秉持什么意见,都没有一个判定的标准。
1、增添沟通成本,因为“一般都是随父姓”
跟妈妈姓还是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违背,看到网友@小K有分享:
为什么从古至今都要冠父姓呢?因为孩子一定是母亲生的,但不一定是父亲的,为了打消男方的怀疑,让男方对于孩子有认同感,有责任感,以保证家庭的延续,所以要跟父亲姓喽!
况且有调查为什幺小孩应该从父姓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结果显示:“一般都是随父姓”甚至超越了“传宗接代”,成为了“必须随父姓”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跟随母姓增添了许多沟通的成本,因为别人会好奇你为什么跟妈妈姓啊?你就会做出相应的解释,如果一个人问,解释一次。
那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人问的话,是不是每次都要解释?总不能别人问你原因,你翻个大白眼,然后回一句:“关你屁事”回赠吧!
2、两个孩子不亲,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很多家庭中的两个孩子一个跟爸爸姓,一个跟妈妈姓,可是有调查数据显示这类孩子反而因为姓氏不同,感觉格外生疏,甚至还不如和自己的好朋友亲近呢!
反倒是老是被外人认为:你们是不是重组家庭呢?虽然是同父同母,但是却因姓氏的不同而造成孩子心底有一层隔阂,这样是好是坏呢?
现在的社会主要还是以姓父亲的姓为主,如果跟着妈妈姓男方在社会人的眼里就是没出息,倒插门,小白脸,一辈子也都别想翻身了。或是会被贴上了“私生子、女强男弱”的标签。如果不和大部分人一样,你肯定就是个异端,很容易被社会排斥。
经常有发现孩子随妈妈姓,大多数人都会有条件反射,将孩子随妈妈姓断定为是家庭出现变故而造成的。要么就会被背后议论:“哎呀,他们家女人说了算呐,她老公也太惨了吧!”这样被人戳脊梁骨的滋味真不好受。
3、后代不知道祖宗姓啥,无法得到更多的关爱
中国青年报在2017年的调查中显示:54.7%的人不能接受孩子随母姓,55.4%的人认为跟谁姓很重要。话说回来姓什么很重要,这个固定认知也不是没有来由的,毕竟一个孩子的“冠姓权”,在传宗接代中是男性独有的权力。
社会中的很多例子表明,如果孩子没有冠父亲的姓,在一个传统的男权家族中,很可能无法和其他孩子一样得到长辈的关爱,甚至难以继承财产。
在陕西的一位婆婆,听说自己的儿媳妇怀的双胞胎要有一个随妈妈姓,当下表示将西安的320平别墅,140平高层学区房等多处财产,永远留给跟自己儿子姓的孩子。
我是@本质儿童公益教育官方
儿童公益教育的传播者,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好习惯
关注【我】,有爱的孩子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