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世纪开始,交响乐团逐渐形成了有固定指挥的模式。指挥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之前介绍过,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
几个世纪以来,乐坛涌现了很多优秀的指挥家。卡拉扬则是众多指挥中拥有最大的知名度的一位。像各行之中的佼佼者一样,但凡提到乐团指挥,即便不太了解古典音乐的人也大多能说出卡拉扬。
卡拉扬到底是一位怎样伟大的指挥,
能如此著名呢?
在卡拉扬之前的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等指挥家,完全是曾经的巨星。卡拉扬同一时期的伯恩斯坦、切利比达克,今天也因为各自独特的风格受到广大乐迷的喜爱。
为什么似乎只有卡拉扬具有最大的知名度,拥有至高的地位,被他钦点过的演奏家都能“火”?
近70年职业生涯
卡拉扬的生平不赘述了。少年时期他被当作钢琴演奏的天才培养,也曾经举办过钢琴演奏会。后来据说腱鞘受伤,并且无法康复,才走上指挥的道路。
同各种音乐天才一样,卡拉扬也曾被称为“神童”。音乐天赋自然不用说。他超长的指挥职业生涯,让他有机会和更多的音乐家接触,有机会长期经营乐团,完成大量的作品,同时培养更多的徒弟们。
录制大量唱片及影视资料
直到今天我们购买卡拉扬和与柏林爱乐、DG公司出品的唱片时,还会遇到“红卡、白卡、金卡”到底哪个更优秀的问题。
卡拉扬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分别录制过贝多芬交响曲全集。
60年代“红卡”
70年代“白卡”
80年代“金卡”
出生于奥地利的卡拉扬,对德奥系的音乐显然更擅长。当然他排过的音乐非常丰富,但是最经典的还是贝多芬、勃拉姆斯、门德尔松、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等作曲家的作品。
卡拉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变成了标杆似的人物,似乎他的音乐就是所谓“标准答案”。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也常常使用卡拉扬的版本。近些年来,一些资深乐迷则没有那么迷恋卡拉扬,因为对同一部作品的不同演绎似乎更能满足古典乐迷的探索欲望。
所以,逐渐有一些人质疑和厌倦卡拉扬的指挥风格。不过,卡拉扬其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指挥,从他不同年代录制的唱片都可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音乐的处理一直在改变。
而他录制过的作品跨度也非常大,从巴洛克到后浪漫主义时期都有。
将交响乐变成电影
卡拉扬除了指挥的身份,还有一个身份是导演。作为一个对音乐一丝不苟,执行力超强的人来说,对音频技术的痴迷也是他如此著名的一大原因。
但凡看过卡拉扬指挥的音像资料都会不由自主的被吸引,可以说他的视频也是古典乐圈粉的一大利器。
譬如下面这段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经典视频:
我们可以看出来,这段视频与平时所看的电视音乐会转播完全不同,它可以说十分精彩,甚至比在音乐会现场观看还过瘾。即使是第一次欣赏交响乐的观众,也能清楚的分辨出每一种音色是由哪个乐器发出的,还可以通过画面的切换,感受到音乐的情绪变化。
卡拉扬在其中采用了多种专业的摄影手法,例如对乐器进行近距离特写,淡入淡出,多角度拍摄等,增加了观赏性。
而视频中卡拉扬干练、干脆的指挥风格,和酷酷的形象,会迅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如果说他的音乐才华资深乐迷喜爱和敬佩,那么他这些精心拍摄的交响乐电影则是让所有人认识了他。
卡拉扬与柏林爱乐
卡拉扬与柏林爱乐有三十多年的合作,也是他把柏林爱乐从二战后的危机中再度带向高峰。
柏林爱乐至今作为全世界的顶级乐团,具有堪称完美的音色和大量的作品储备,更有卡拉扬精准、干练的影子。
柏林爱乐这样伟大的乐团,是许多指挥家都梦寐以求的,卡拉扬也不例外,能够接下柏林爱乐也令他名声大震,成为了欧洲炙手可热的指挥。
能够接受柏林爱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曾经加入过纳粹党的卡拉扬,由于他的身份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坐冷板凳,直到富特文格勒去世,才轮到他登台。
而加入纳粹党的过程则成了卡拉扬身上的谜团。卡拉扬从不否认他在30年代加入了纳粹党,并且因此获得了许多演出机会,也正是当时纳粹对瓦格纳作品的喜爱,让他的《特里士坦与伊索尔德》引起轰动。但是他对自己具体加入纳粹党的时间非常敏感,几乎不作回应。
卡拉扬和音乐家们
在当今乐坛,但凡受到过卡拉扬指点和提携的人,基本都成为了大师级的人物。也正是因为我们距离卡拉扬的年代还不算太远,还有幸见到他的学生们活跃在舞台上。
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中国指挥家汤沐海、女小提琴家安娜·苏菲·穆特和钢琴家基辛,都得到卡拉扬的推荐和赏识。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卡拉扬在电视中看到阿巴多的指挥,便邀请他于1965年8月14日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中首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马勒《第二交响曲》,这次成功的演出为VPO对阿巴多终身指挥的任命铺平了道路,这也奠定了他在国际乐坛的地位。
最最后,卡拉扬能够如此成功,如此著名的原因,绝对离不开他的音乐造诣,高强度的工作,他几乎居无定所,永远在各地排练。以及他帅气的外表!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告知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