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洞南山阻击战,志愿军死守3天,一个团打得敌人一个师不得寸进

2020-11-02   战争史

原标题:间洞南山阻击战,志愿军死守3天,一个团打得敌人一个师不得寸进

作者:毅品文团队一恒独步,无授权禁转!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第40军第360团,前进至间洞南山一线构筑阵地阻击联合国军的北进。

间洞南山位于云山至熙川,云山到温井的交汇之处,是联合国军北进的必经之路,第360团团长徐锐把这个阵地的主峰交给3连坚守。

狠狠打击敌人

间洞南山主峰高100多米,从这里北进的是南朝鲜军第1师。第360团团长徐锐对3连连长说,你们连处在全团的前锋位置,必须坚决阻击敌人的进攻,为全军能够展开进入攻击位置,以及兄弟部队及时跟进赢得时间。

3连处在全团最前的位置,可以说也是所属第40军的最前端。一路北进的南朝鲜军第1师,由于一路之上都是始终处于追歼残敌的阶段,不用说是非常狂傲和松懈的,一部兵力已经通过了间洞南山的主峰进驻云山。

大部兵力还在半路继续向前行军,待全部抵达云山稍事休整后,向鸭绿江边挺进,完成对朝鲜全境的占领。

天气寒冷,已经开始下雪,无疑对第1师的行军速度只能说散步来前行了。第1师士兵边搓着手,或者把双手插进口袋,很少有人把手放在枪的位置,以便随时能够投入战斗。

第1师之所以如此松懈,还有一个让他们感到很放心的地方,天上有联合国军的飞机不时从天空穿过,就是发现尚未溃败的朝鲜军,依托险要的地势进行抵抗,也是自寻死路。

就是他们不动用大炮,联合国军飞机上的各种常规炸弹,尤其是凝固汽油弹,也会把那些抵抗的朝鲜军炸成齑粉的。

俗话说酒壮怂人胆,在这里可以说是有了联合国军的空中优势,和强大的地面炮火,客观上造成了南朝鲜军的警惕意识全无。

他们缩手缩脚的跟在汽车后面,跟在坦克后面,或者就这样低着头向前行进,渐渐的走进间洞南山主峰下面,丝毫感觉不出死神已经向他们招手了。

埋伏在半山腰的第3连的志愿军战士们,嘴唇早已冻得发紫,但是双眼仔细盯住山下的一切,他们屏住呼吸只等连长一声令下,把密集的子弹射向那些像在闲逛的南朝鲜军。

已经越来越近了,伴随一声打的命令,第3连战士们开枪的开枪,扔手榴弹的扔手榴弹,毫无防备的南朝鲜军被这突如其来的伏击打蒙了。

[坚守在阵地上]

就在他们缓过神来,却发现从枪声里判断不出这不是朝鲜军使用的武器,因为南朝鲜军在与朝鲜军的战斗里,听惯了波波夫冲锋枪那连续射击的声音,以及郭留诺夫的重机枪的声音。

这让他们由疑惑到清醒,很快脑子里产生出,这不是他们经常遇到的对手,而是中国人组成的军队,中国军队来了,中国军人参战了。

心中突然产生的恐惧,很快又被他们特有的优越感代替了。

因为从枪声的密集程度上他们听出,中国军人大多数还是日军使用的三八大盖步枪的声音。单发,不能连续射击,已经无法和他们手中使用的,美国生产的M1伽兰德步枪那样,可以连续射击相比。

尤其是随南朝鲜军而行的重型火炮,还有坦克,这时候当然让他们唱起主角。

火炮开始寻找阵地,校正方位,进入开跑前的读秒阶段。

坦克当然不需要像火炮那样麻烦,马上开动起来,向志愿军阵地边开进,边炮轰。

南朝鲜军想到无论你是朝鲜军,还是,假如是中国军队的话,在猛烈的火力的打击下,阵地被炸平,士兵被炸死,只要炮击一结束,他们又能躲在坦克后面向前进攻,很快就会拿下这座不高的山头,扫请他们北进道路上的障碍。

南朝鲜军实在是低估了挡在他们前面的志愿军的实力,这些久经战场的战士,虽然没有强大的火力,没有反坦克炮来摧毁这些钢铁巨兽。

但是,多年征战中养成的很高的战斗素养,知道如何躲避炮击,如何在坦克前来进攻时,怎样才能以最好的方式消灭尾随在坦克后面的敌人。

猛烈的炮火终究结束,第3连的战士们没有可以依托的阵地,只能趴在冰凉的山地上,等待那些进攻的南朝鲜军。

那些南朝鲜军想当然的认为阻挡他们前进的这些武装,大概被炸死的差不多了,能收割战斗果实了。

就在他们毫无防备的向半山腰攀登,谁知迎接他们的不是悄无声息的战场,而是一阵紧似一阵的枪声,那些只顾向前的南朝鲜军士兵又被突然打来的子弹和手榴弹,送上了天。

[顽强阻击]

连续两次进攻失利,使得南朝鲜军完全改变了狂妄,心理受到极大地打击,他们当然不会忘记联合国军具备的空中优势,迅速向联合国军呼叫,在间洞南山发现了阻挡他们前进的部队,当然还是不能完全确定就一定是中国军队。

得到请求增援的联合国军迅速调派20架飞机,携带重型炸弹和凝固汽油弹向这里飞来。

南朝鲜军看到增援他们的飞机呼啸而来,立即开始后撤,他们算计着间洞南山区域都种植了马尾松,一旦遇到凝固汽油弹而下,即刻就成为一片火海。

志愿军战士们还以为这些飞机投下来的炸弹,就像抗日战争或者解放战争日军和国民党军投下来的炸弹一样,至多炸起一个弹坑,掀起土浪,只要躲避灵活是不会受伤的。

谁知,战士们看到随飞机而下的炸弹,不仅炸出了巨大的弹坑,甚至把炸弹周围的松树全部烧着了,有的战士沾染上火星,怎么打也打不掉,硬是把衣服连同皮肉完全烧断。

在联合国军肆无忌惮的轰炸过后,第3连出现了较大的伤亡,南朝鲜军再次对第3连阵地发起冲锋。

这些不屈的勇士们,看到迎面冲来的南朝鲜军,衣不蔽体的重又投入战斗,仍然打退了南朝鲜军发动的几次冲锋。

这时,第3连已经进入到弹药消耗殆尽,眼看着阵地就要丢失的关头。

南朝鲜军只听到零星枪响,胆子壮了起来,就有20多人朝第3连的一处阵地冲过来。

这时,抗美援朝电影《英雄儿女》中的一幕真实的发生了,一位名叫石宝山战士,拿起爆破筒朝冲向阵地的南朝鲜军迎面冲过去。

吓傻了的南朝鲜军木然的看着他冲进队伍里,拉响了爆破筒,抗美援朝第一个冲向敌人,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一样的英雄诞生了。

第360团团长徐锐看到第3连伤亡过半,又迅速调派机动部队赶赴间洞南山,他在下达命令时说,我们没有退路只有死守这里。

第360团在这片不大的地界,把南朝鲜军第1师在这里阻击了3天,为第13兵团各军陆续进入朝鲜参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参考资料:远东朝鲜战争 王树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