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眉山4月8日讯(万玉忠 郑丽霞 文/图)“站在我面前的小伙子,始终面带微笑讲述着他的创业故事,眼睛炯炯有神。”他的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根植贫瘠土地,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一米六七的个子,厚实的身板,脸色黑里透着微红,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真难想象,他就是立足家乡不断创业,永远向前的丹棱县张场镇建材经营部经理陈永进。
寻路之旅 有艰辛也有收获
陈永进,属虎,到2020年3月才满34岁。他的家在今天的丹棱县张场镇小河村1组,因为土地贫瘠,又靠近大山,村民们一直都在苦熬,也有一些象陈永进这样的年轻人,在不断地探寻改变乡村面貌,过上富裕生活的路。2001年,陈永进在张场中学读初中毕业的次月,家里人就托关系把他送进了张场镇李强理发店,想让他学门手艺讨生活。理发虽不太辛苦,收入却很低,一个月几百元钱,养活自己都难。
2003年初,陈永进得知离家不远的四川神虹化工有限公司要招收空压机操作技术人员的消息,甚是高兴。但一打听才知道,首先得自己掏钱到省外去参加培训学习。与家里人商量,没有一个赞成的。“这年头,吃饱饭都不容易,那儿来的闲钱供你去学技术,万一没学会,公司不要你,这学费找谁要?”陈永进思来想去,决定自己想办法筹钱,这么难得的机会不能就这么放弃,也只有学会空压机操作技术,才能拥有这份工作。通过努力,陈永进学会了空压机操作技术,当上了技术工人,每月有了一份相对固定的经济来源,基本满足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之需。
陈永进在公司上班,接触的人多了,见的世面宽了,思想也慢慢开窍,发现了公司矿石运输的商机。他与家人商量后,筹集资金买了一辆货车,做起了公司矿石运输的生意,每月可赚1万元左右,加上运输建筑材料,年收入可达20万元。手里有钱了,陈永进首先想到的还是家乡发展,让家乡的土地不贫瘠,让家乡过上好日子。2014年4月,他与朋友合伙购置了混凝土泵车两台和挖掘机、装载机,申请组建了工程队,承揽农村村社户道和农房修建、农家院坝硬化等工程。一年下来,除去工人工资、材料等成本开支,每人分得50多万元。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也让乡亲们在务工中获得可观的收入。
创办家庭农场 助力乡亲致富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永进从村上了解到政府出台了大力支持流转土地办家庭农场的政策,这无疑又给他一个立足家乡发展经济,助力乡亲致富的机会。2014年,陈永进邀约陈良林合伙流转本村土地120亩,成立了丹棱县林进家庭农场。从平整土地、修路、开沟、翻土到选育水果种苗、打窝栽树、施用有机肥等,陈永进累计投入了80多万元。办家庭农场对于陈永进来说是一种尝试。他边学边干,除了自己购买柑桔种植和家庭农场管理、经营等方面书籍自己学习外,还虚心向老果农和农业果技专家请教。只要听说哪儿的柑桔种得好和家庭农场管理经营效益好,他就立马赶去请教。此外,他还常常到“果王”的果园里转悠,结合自己的果园实际,分析、研究、实践和总结经验,让林进家庭农场逐步走上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轨道。陈永进通过了解水果市场行情和发展前景,接受柑桔专家的建议,主要种植青见、爱媛。在果园管理上,陈永进从果树嫁接、修枝、施肥,到防病、治虫、留树保鲜、套袋等方面,他都亲历亲为,严格按标准操作。他4年痴心不改,锲而不舍,用智慧、勤劳、实干和持之以恒,成为林进家庭农场水果种植和经营管理的“内行”。
不断充实 让创业的路走得更远
在熟悉家庭农场经营管理、农村小型土木混凝土工程承包实施流程和建材经营手段的同时,陈永进也在不断地充实自己。2016年9月,陈永进报名参加了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班学习,历时两年半,于2019年6月取得了工程造价专科学历。他还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学习,关注行业动态,了解柑桔种植管理经营发展远景和农村小型土木混凝土工程在保证质量情况下的成本控制等等,不断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拓展业务。2019年5月,注册了丹棱县张场镇永屹建材经营部,自己当上了老板,也顺利地实现了民用建材销售、工程机械租赁、承包农村小型工程项目一体化。
经过10多年的摸爬滚打、创业奋斗,陈永进有了自己的建材经营部,与人合伙的家庭农场和农村小型工程建筑队,不仅满足了自己和家人务工赚钱,实现年收入80万元左右,还实现了本村土流转办家庭农场和农村小型建筑工程队零的突破,每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40人左右务工,赚取务工收入140多万元。
谈及今后发展,陈永进显得非常平静。为了自己,为了家乡的乡村振兴,邻里乡亲过上好日子,必须把家庭农场办好,建设优良工程。当务之急是急需充电,提升自己及经营管理团队的能力,让家庭农场跨入市级示范农场行列,建材销售和承包农村小型工程建设项目稳定增收。他坚信,只要立足家乡发展,不断创业创新奋斗,就一定能为改变家乡面貌,助力村民致富奔小康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