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从六岁时就开始打我,我恨她。长大后,我却感激她

2019-08-15     小智笔记

小时候,我恨透了妈妈,她总是打我,批评我。我唯一祈求的是,快快长大,长大后,就管不了我了。

六岁起恨妈妈

记得那一年,我6岁,刚读一年级。

妈妈有个习惯,每次我放学,她都要检查我的课本,我的作业情况。那一天也不例外。

妈妈拿出我的语文课本,翻开。愤怒爬上了她的脸颊。我的书每一页都被我用小刀划出了一道道的开口,然后用透明胶带给一道道的粘合上。

妈妈问我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把课本弄的面目全非。我只有低着头沉默,我说不出理由,我就是想用小刀破坏它,用胶带拯救它。

接着就是用米尺一遍遍的打着我的手心,问我改不改?今后课本还用刀划不划?我嘴硬,偏不说。

又是一阵痛打,我的哭声混合着当天的雨声回荡在房间里。最后我还是妥协了,保证今后不再划破书本,妈妈才罢手。

当时我怨恨妈妈,为什么要一直打到我承认错误为止。

初中时,我离开了家,去另一个城市读书。妈妈每个月都乘车去看我,给我拿生活费,带我吃大餐。

但我不喜欢妈妈来,我打心眼里气她,嫌弃她。

有一次,妈妈和我走在街上,遇到了同学。同学问这是你妈妈吗?我说是我的一个亲戚。妈妈当时也没说什么。她对我还是一直微笑着。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对别人撒谎,出于小时候的记恨?还是稍大之后的逆反心态?我说不上来。

其实自从我十二岁岁升入初中后,妈妈再也没打过我。

高中时,为了让我备战高考,妈妈放弃工作,全职来照顾我的饮食起居。

我现在依然清晰的记得那次我对妈妈的呵斥。

我物理成绩不太好,妈妈知道后,私下托朋友要给我找家教,我知道后,立马对妈妈大喊大叫。

那一天我没吃饭,我感觉妈妈怀疑我学习能力。妈妈说:“我只是想让你学的能更好,没别的意思。”我竟然还数落了妈妈一顿,妈妈也没再解释。

高三那一年,学习紧张,压力大。我的心情时好时坏。

有一次,我考试考得不够理想。回到家,一句话也没说。妈妈问我晚上想吃什么,我也不理。

吃过晚饭后,妈妈要我和她一块出去走走,我拒绝了。妈妈自己出去散步了。

我把房门从里面反锁了,妈妈散步回来,发现打不开门,但任凭妈妈怎么说,我都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

当时正值寒冬,空气都冰凉凉的。过了大约十分钟,感觉外面没有了动静,我打开门,灯光打在了妈妈苍白的脸上。她就坐在门前,身体蜷成一团。

看到我,妈妈笑了,问我饿没有。我转头走进了屋,坐到了书桌旁,心里有种莫名的悔恨。

蓦然回首,感激妈妈

2012年,我考入了大学,离开了妈妈。突然没有了妈妈的陪伴,有时发觉自己好想妈妈。

就在大学一天天的学习中,我读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眼泪会止不住红了眼眶。

往事一幕幕的闪现在我的脑海中,我渐渐意识到了妈妈对我的好。

我记得六岁那年划破书本,自从打到我承认错误后,我的书本何曾再被划破过?我不知不觉养成了爱惜课本的习惯。发下来的新书我都会包上书皮,以防被弄脏。妈妈的严厉纠正了我的恶习。

高中时把妈妈关在门外是我太过反叛,我愧疚不已的是,在我打开房门的那一刹那,妈妈却露出了笑容。回想起来,妈妈对我的包容令我有些憎恨自己。

我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去恨妈妈的事都变成了恨我自己,对妈妈的抱怨都变成了发自内心的感激。也许这就是潜藏的爱的感化力量。

前些年,妈妈拿出所有的积蓄在我工作的城市买了套房,我不希望妈妈这样做,毕竟那是她和爸爸一辈子的劳动成果。妈妈望着我说:“我和你爸要钱干吗,我们又没用,就是给你攒的。”我转过头去,眼泪又开始在眼眶里打转。

以前我不爱哭,也不轻易哭,但自从上大学后,每每想到妈妈对我的好,都能使我红了眼睛。

十八岁前抱怨妈妈,十八岁后感激妈妈。我认为是妈妈默默无闻的爱启发了我的心智。

妈妈再过几年就六十了,现在还在工作着。妈妈总说,盼望着我有个孩子,有孙子后,她就歇着。

我知道,妈妈闲不住,有孙子后孙子又会牵动着妈妈的心。妈妈就是因为这样,做儿子的才不能辜负她啊!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2sComwBvvf6VcSZxIH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