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乌髻岩

2019-05-06   永春网e

我与龟蛇的一次山间偶遇。

七月某日,景观文化

走在山间的小路上,时缓时急,蜿蜒缠绵。有些地方甚至是很陡峭的,连个扶手都没有,清净而自然。我也是第一次遇见由民间故事为背景打造的景点,从意境来看,更像是一位书生曾经在山间舞文弄墨的感觉,很诗意,也很写意。蛇形的小径和台阶,路边的排水槽等都考虑的很周到,借着山势穿行于山间。刚走到一座桥旁时,还没注意到有一条蛇在旁边注视着我呢,我便问了路边的老先生,方才了解到这座蛇形桥背后的故事。

相传,古时此处有一只大龟和一条蟒蛇。他们在同一地修炼,年久月深,从逐渐熟悉到一起嬉戏。欢快时一起探讨修炼之道,风和日丽,五谷丰登;烦躁时各施妖法,电闪雷鸣,地动山摇。乌髻观音¹对它们晓知以理,动之以情;龟蛇幡然有悟,诚心皈依,学法诵经,修成正果,就于乌髻岩旁相会化身,永护佛门。

如今,这千年龟蛇依旧忠于职守,潜心养性。乌髻岩又名“灵应岩”,位于中国福建省永春县城西北40公里的锦斗镇飞凤山,因其岩石有乌石形似古代仕女美髻而得名。初建于唐开元年间,距今1300多年,是泉南佛国独具特色的著名古刹。

古刹一境之龟蛇相会,2016

古刹入口前的下马石,2016

写着“下马石”三个字的石碑,想必不是真的下马石吧,我当时还真的没看出来呢;我在想,这个石碑是做标记用的呢?还是石碑底下的那个基座是下马石?我的直觉告诉我,它应该是个标记,真正的下马石或许已被转移。

通常是在有钱人家的大宅门前放置放有两方大石头,这是为骑马官准备的,称之为上下马石。不要小看这两块石头,作用极大;一是彰显主人的身份等级,二是上马时真的离不开它。

微微凸起的蛇皮石板桥,2016


挡土墙犹如一条卷缩着的蛇,2016


蛇形小径,2016

神龟神蛇相距不足百米,正当他俩的约会快要如愿以偿之时,一声惊天动地的巨雷吓得他俩呆若木鸡。响雷拆散一场龟蛇梦寐以求的约会。神蛇所过之处化成一线郁郁葱葱的山脉,神龟歇息之所乃出现一只硕大的石龟,龟眼依然盯住西北方的神蛇头部。

世人皆以“龟蛇相会”为山川地貌穴位之所在,把它视为风水宝地。鉴于此,如今巍巍霞堂寺就选址于此,千年神龟依然蹲坐在寺前,脾睨着西北方向的蛇头,向神蛇诉说“千年等一回”而又失之毫厘的遗憾,千百年来依然向它投送去绵绵不绝依恋不已的秋波……

这里,安静的只剩下“淡淡的微风”,我仿佛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禅音。给这段禅音取个名字吧,就叫“淡淡的像微风”。

乌髻 [jì] 观音。相传唐开元年间,乌髻岩的金鸡坪脚下,住着一位姓施的私塾先生,与独女施秀英相依为命。施秀英从小没有母亲,但她天性聪颖、勤勉淑慧且善于吟诗作赋。她守着染病的父亲苦度时日,但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信心。她在自勉诗中写道:凿石方见玉,淘沙始现金;青云终有路,只惮不坚心。


消息来源丨 素写记事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