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在人人出轨的时代,他一生只钟情于一人

2019-07-05     歌如故

1974年,李健出生在松花江畔的哈尔滨,一个只有70多万人口的小城市。

父亲是当地一位著名的京剧武生,父艺子承,李健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戏曲武生,压腿、翻跟头,咿咿呀呀练唱腔。

可是这并不是他喜欢的生活,也从未想过以京剧为自己的职业。

直到1988年,美国电影《路边吉他队》传入中国,他被电影里男主角的风采深深吸引住了,也是第一次知道吉他这个乐器,一个小小的乐器能弹奏出那么动听的音乐。

从此,少年的心中,开始有了一个关于吉他的梦想。

虽然家境拮据,疼爱他的母亲还是花了两个月的工资,送了他一把红棉吉他。他就背着那把吉他,满大街地开始寻找培训班。

只要有那把吉他,他就感到了自由。

1993年,19岁的李健背着吉他,来到了北京,参加了清华大学举办文艺爱好者冬令营活动。在舞台上,他弹唱了《说句心里话》,因为极高的文艺天赋,他拿到了第一名,直接被清华大学保送。

对于这一切,李健表示我也不想啊——

“当年参加了个冬令营,全国的文艺爱好者都可以参加。如果唱得好的话,就可以加分。我学了四个月民歌,结果考了全国第一。清华怕我被北大抢走,就干脆决定直接录取了。”

李健读的电子工程系是清华最好的四个系之一,课业压力十分大,但是他始终无法割舍掉音乐这个梦想。

除去必要的学习,他每天还要花几个小时弹吉他写歌。

李健还参加了清华的合唱团,常年包办校园歌手大赛的前几名,并且为九支清华的乐队担任吉他伴奏。

李健回清华大学演讲时也曾说过:“如果不来到这个学校,我可能不会做一个歌手。”因为一个理工科院校里的人文气息会更加吸引人。

从清华毕业后,李健老老实实穿着西装去上班,当了一名网络工程师。

看起来有些高大上,实际上就是一些体力活。每天穿着西装去打水,查资料,接人送人。

这样的工作对他来说是一种打击,原本在清华的时候,还被称为“天之骄子”,​看起来充满了无数的希望。

可是等到真正进入社会后,发现所做的工作,与所学习的专业​完全不同。这样的工作环境让人丝毫没有成就感。

他十分想逃离这样朝九晚五的环境。

那时候,清华校友卢庚戌来找他,问:李健,你还想唱歌吗?

他迅速地辞掉了这份工作,悄悄地就跟卢庚戌去唱歌,这样的生活对于他来说,一切都很新鲜。

离职后,他们组了一个组合叫水木年华。然后他们第一张专辑《一生有你》就获得了白金销量。

一炮走红,拿下多个音乐大奖。


2002年6月,“水木年华”发行专辑《青春正传》,然而还没等组合达到巅峰李健就选择了单飞。

2007年,李健作客《鲁豫有约》透漏:“当年离开水木年华的最大原因,是因为我和卢庚戌在创作上产生了分歧。”

卢庚戌想做更摇滚、节奏感更强的流行音乐,但李健想做更人文更内敛的音乐:“真正好的作品应该是平实的朴素的,娓娓道来,每一次听都会有不同的感动。我觉得这样的音乐才是真正好的音乐。”

作为一个音乐创作型歌手,李健对自己音乐态度的一种坚持,他不愿意在音乐上有太多的妥协,既然现状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那就果断离开比较好。

离开水木年华后,李健在北京找了个偏僻的院子住下来,读书、听曲、弹琴、写歌。

那几年,李健过得又穷又苦。

冬天的北京滴水成冰,李健家连个暖气也没有。水管经常冻破,他自己安水泵。

通宵练琴,把等在门外的小偷都熬走了。

朋友都劝他,多写一点流行歌,这样才容易被观众认识。

可李健不愿意,继续写自己的歌。

最惨的时候,他费尽心血出了唱片,可根本卖不出去。

签约公司提议和几个大牌艺人“搭车炒作”一下,他想了想,直接拒绝了:

我觉得作为一个歌手,唱好歌就可以了。

人生什么是罪过,为了混口饭吃委屈自己的志趣就是最大的罪过。

2005年,父亲患癌,李健拿出所有钱只有几万块。

2006年,他还没来得及给父亲一个拥抱,父亲就走了。父亲去世时他写下《想念你》,他说这是他写过最好的歌。

这样的日子,李健过了整整7年。而他同时期的人呢,连庞龙的《两只蝴蝶》,王蓉的《我不是黄蓉》都能火遍大江南北。

有人对他说,“你这种音乐,永远也火不了,实在太小众了。”

时间到了2010年,那一年的春晚,王菲一首《传奇》让这个舞台再次响起人们期盼已久的天籁之音。

大家才发现,原来我们有这么一个有才华的歌手啊!

事实上《传奇》2003年就发行了,是李健第一张专辑里的第9首歌。

《我是歌手》爆红之后,无数商演蜂拥而至,李健并没有继续出现在大众面前,而是选择了避开强劲的风头。

生活一定要远离那些灯光和关注,因为人有时候被过度关注了,会丧失很多最基本的东西。”

两年的时间除了少量的工作,他一直在读书旅行。

电视台出高价让他参加真人秀,“对不起,我不适合。”

电影公司出高价让他拍电影,“对不起,我不适合。”

很多品牌出高价让他拍广告,“对不起,这种我不接。”

他的助理说:“我主要工作就是拒绝90%的活儿。”

朋友叹息:“你这是把钱往河里扔啊!”

但李健说:“我不是拒绝名利,我只是不想让名利影响私人生活和损耗自己对音乐的热情。”

作为歌手,写好歌唱好歌就可以了。

他最常做的事就是练琴、创作、阅读和看电影,听过的CD,看到的书,见过的世界,经历过的风风雨雨,他都转化为灵感,写进歌里。

也许李健的很多歌,不那么朗朗上口,不那么容易唱,可是却很走心,充满了情感。

李健最动人的,莫过于他与妻子的神仙爱情故事。

用钱钟书的话概括:见她之前,未想结婚。娶她之后,未曾后悔。

他唤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妻子为“小贝壳”,妻子则称呼他为“先生”。

相遇那年,李健10岁,小贝壳5岁。

小贝壳小时候漂亮地就像个俄罗斯姑娘,李健爸爸老是夸奖她。这让李健深深地记住了。

后来,已经上了高中的李健和小贝壳在亲友的婚礼上再次相遇。

据说,他们两人当时一个在楼上,一个在楼下,遥遥相望,这一眼,便是一生。

正如他在传奇里唱的一样:“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地思念”。

之后两人渐渐有了越来越多的交集,李健考上了清华,小贝壳经常向他请教问题,之后她同样考入清华进行深造,且一路念到了博士。

李健后来在采访中提及此事,更是相当自豪的表示:“以前上大学时,我辅导过她一些课程,给她讲过数学,后来她的书我已经看不懂了。我通常会写完歌词,让她看一看,看她是不是觉得OK。”

离开水木年华后,李健也经历了几年事业的低潮期。在那段失意的日子里,是小贝壳一直都在默默地陪伴他。

对于妻子深情的陪伴,李健一直都万分珍惜,他的每一张专辑里,都有一首专门写给小贝壳的歌曲,如《小鸟睡在我身旁》,听起来非常甜蜜。

自从李健事业开始走红后,人人都开始好奇他的家庭。

因为妻子喜静又低调,他就把小贝壳藏得好好的,人们对其知之甚少。

在记者拍到的照片里,两人十指紧扣的非常甜蜜。

有人问李健什么时候去的度蜜月,李健笑着说,我们每天都在度蜜月啊。

有网友无意发现了小贝壳的微博,在她妙趣横生的描述里,我们见到了爱情最美的模样。

休假先生倚在门边看着我整理茶室,轻含笑意说了句:“咱俩现在这状态打一成语。”“是什么?”“袖手旁观。”午餐准备了牛排西红柿面地中海色拉,我说:“今天营养充足了,晚上素吧。”健身先生说:“我感觉身体里缺鱼~”时差先生中午醒的。我说我一早上做了好多事了:“浇花草写作业发邮件,还去办公室开了个会。”他说:“我也做了不少事,做了好几个梦呢!”……

这么多年来志趣相投的夫妻俩,用最舒服的状态把每天变成了一首首甜蜜的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u3PFWwBmyVoG_1Z-kW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