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玲曾说:
20岁的姑娘,请狠狠宠爱自己如公主。
30岁的女人,请自律自立自强当女王。
用公主心,尽情享受爱里的千般宠溺万般呵护。
用女王范,坚定明确稳稳地给自己的人生控股。
你曾经美丽的公主裙,终会成为你风光的铠甲衣。
说到女人如公主,我们可能会想到许晴;
说到女人如女王,我们也许会想到巩俐;
但在娱乐圈中有一个婀娜清冷的女神,
游荡在心间,游离于娱乐圈之外,
她就是张曼玉。
1964年出生于中国香港的张曼玉,
在8岁的时候又随着父母移居英国。
在那里渡过了平静的学生十年光景。
1982年返港度假的她被星探发现,
参加了香港小姐选拔,从而步入演艺圈。
命运的齿轮从这里开始转动,
走出了人生的一条馥郁芬芳的花路。
张曼玉是那一年的港姐亚军,
同年马不停蹄地赴英国参加“世界小姐选美大赛”,
并入围前十五名的好成绩。
那时的她正是花一样的美好年纪,
也充满着对于未来的美好向往。
港姐出身的张曼玉,拍戏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最初,所有人都会把张曼玉看成花瓶,包括她自己。
那时的大环境中,演戏只要一张娇艳的脸就够了。
著名导演关锦鹏曾说:
张曼玉虽然非常漂亮,但她不可能会是一个好演员。
但是在张曼玉出道五年之后,
用一部电影打破了所有人对于她的看法。
1988年,张曼玉在这一年里认识了改变她人生的人——王家卫。
合作并出演了王家卫的处女作品《旺角卡门》,
那时的她还不知道,这会是人生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从这部电影开始,张曼玉从此摆脱了“花瓶”的称号。
接下来的时间,就像开了挂一般,
不断涌现出好作品,塑造出一个个鲜明的人物。
也开始了拿奖拿到手软的影后之路。
凭借《阮玲玉》她获得了亚洲第一位柏林影后,
这一年她不过28岁,便走上了第一个人生巅峰。
十二年之后的《清洁》,让她又获得戛纳电影节影后。
由此华语影坛第一位,也是至今唯一一位,
欧洲三大电影节双料影后诞生。她也迎来了演艺事业的顶峰。
时年张曼玉40岁,书写了无数的传奇。在获得无限风光之后,她向世界挥了挥手,
和影迷们说一声再见,宣布息影退出。
息影之后的张曼玉,撕掉了人们赋予她身上的标签。
逃脱了王家卫荧幕上留给人们的那个婀娜迷离的身影,
变成了贾樟柯式的带着粗糙质感的,一个真实的人。
在息影之后的十几年里,
她自在的看电影、看展览、听音乐会,
有时高兴了,给自己做一顿丰盛的午餐。
烦闷了就会骑着自行车在四处穿来绕去。
就这样过起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2014年,50岁的张曼玉,签约了独立音乐公司。
从此进入乐坛,成为一名歌手。
同年5月,先后参与北京、上海两地的草莓音乐节。
但就像刚开始进入影坛被称“花瓶”一般,
刚刚进入乐坛的她,被众多媒体嘲讽、诋毁。
舆论的冲击,并没有打败张曼玉。
她仍然坚持着自己的热爱。
在舞台上她说:
我演了二十多部电影,可还是有人说我是花瓶。请再多给我20个机会,我一定能唱好的,好吗?
她也知道上一次没有表现好,可是真的想唱歌。
如果说演戏是一种职业,那么唱歌就是热爱。
在众人的抨击中,在众人的嘲讽下。
张曼玉也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这一项事业。
2015年她自己担任制作人,
为电影《恋爱中的城市》创作并演唱了主题曲《如果没了你》;
2016年,她又正式发表了人生中第一支单曲《Look In My Eyes》,
这首歌她不仅独自作词,参与作曲编曲,
还自编自导自演,自己剪辑了MV。
她并不是想要证明什么,只是为了将自己喜爱的事业坚持下去。
就像张曼玉自己说的那样:
我不想等老的时候,想看世间风景却走不动了。
不想在白发苍苍的年纪,连地铁都没做过。
不想将人生都在影棚中度过。
所以她将生活安排的如此肆意。
一直想过一个问题:
何为公主?
在爱里天真、笨拙,只等在梦幻城堡前,被爱人牵起手,渡人到彼岸。
何为女王?
是懂得了烟火人生里有风露清愁之后,有言笑晏晏,也有无边枯寒。
对生活热情洋溢的张曼玉,对于爱情也如公主一般无限的期待。
几十年中,许多个人在她生命中出现有离开,分分合合,从来没有修成正果。
就如同她所说的那般:每一段爱情都用尽全力,即使分开,也没有遗憾了。
55岁的张曼玉,在尽情的享受生活,也在如公主般期待爱情。
总是听说一句话: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真正的美是发于内心的善良,
源于心底深处的优雅。
张曼玉就是这样的美人,
会欣然的接受岁月在脸上留下的痕迹。
过着莳花弄草,隐居市井的生活。
张曼玉的传奇还在书写着,
期待她带给我们更多的惊艳,
创造更多的辉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GDS928BjYh_GJGVr9D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