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没有如果,但现实世界中一直都会有牛结实,羊结实被某一个集体杀死。这个集体可能是学校,可能是公司,也可能是社会,简而言之就是某一个人触犯到了某一集体的利益或者违逆了集体的规则,然后被这个集体所抛弃,被集体无情绞杀!
当个人与集体对峙时,往往就会发生“多数人暴政”,而《杀生》显然更高明,没有拳脚相向,更没有动刀动枪,就将人推向死亡,这样的集体暴力与当下的网络暴力简直如出一辙。
电影《杀生》发生了什么,发生的是所有人联合起来在谋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牛结实。
为什么谋杀牛结实,因为牛结实率性而为,不守礼数,成了“另类”。他给即将死去的祖爷爷偷偷喂酒,想让老人家在走之前再痛快一次;他刨开村民的祖坟,把随葬的金银还给村民,只因他更在乎活着的人;他救起了按风俗要随夫殉葬的寡妇,只因她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后来爱上了这个寡妇,而在这个小镇上,偷偷惦记寡妇的人不少,但除了他,再没有人敢满足一个寡妇爱的需要。
他做了大家想做但不敢做的事情,这才是牛结实被集体厌恶真正原因。这挑战着村民们的内心防线。大家都一样的时候,规矩哪怕再残酷也是容易守住的,可一旦出现一个坏了规矩反而快活的人,这个人就成了所有人的煎熬。于是,只有杀死他,才能释放眼前的痛苦。
在《杀生》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导演对于“命运”的概念有意强化。黄渤害死了苏有朋的父母,因此自己的孩子要被杀戮。村民们设计害死了黄渤,最后难逃灭顶之灾。尤其是最后在镇民们吼丧下,天崩地裂毁灭世界的设计,极具宗教和神话味道。
应该说这种命运感的设计,同时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效果,从正的角度,“命运”完善了故事中的人物轨迹,也造成了寓意上的协调,并且让整个《杀生》的片子呈现出一种对称与稳重感。增添了影片本身的艺术气息和思想内涵,算是国产电影中较为难得的尝试。
电影里面还有对社会舆论的控诉,原本健康的牛结实在全村的舆论之下最终被逼死,这种舆论的恐怖性放在现在的网络社会可能会更可怕。电影中村民的盲从和狂热和当今网络暴力的本质也是相同的。电影还批判了封建宗法陋习,这些封建的陋习就是人性恶的释放的源头。
《杀生》是一部批判意识极强的作品,虽然那个年代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但是想要批判的东西到如今却依旧存在着,而且《杀生》到处都透露着神秘的气息又有了悬疑的色彩,让电影十分具有商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