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发布会 —
2月29日上午,我市举行疫情防控工作第五场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局、市场监管局、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市企业复工扶持政策、小型经营场所复工、社区排查管控等有关情况。
关注点1:
我市出台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及项目建设的48条鼓励扶持政策。
近期,市委经济运行应急保障指挥部梳理筛选了相关部门、单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及项目建设的服务措施48条,并正式印发。 48条政策措施涉及13个市直部门、3家上级驻荣单位和4家公用事业企业,主要涵盖人才、贷款贴息、产学研对接、原材料供应保障服务、经贸活动跟踪服务、畅通企业问题解决渠道、外工返岗和稳岗补贴发放、增加商品房预售监管资金拨付比例、营运车辆延期年审、客货车及水上运输手续办理、渔船审批、防疫商品进口、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降低动产质押融资成本、压缩“成长贷”股权质押担保费用、缩减临时性资金周转贷款利息、免征增值税和缓交税款、中小微企业首贷培植、协助办理跨境融资等方面。这些政策针对性强、措施实,助推企业恢复信心,在危机中寻找机遇。
关注点2:
这些鼓励扶持政策取得了哪些成效?
我市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项目建设的48条政策措施全部启动。
市发改局积极帮助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纳入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争取贷款贴息扶持。已分两批次申报23个企业,贷款总需求18.17亿元。第一批1家企业申报贷款200万元已到账,第二批共有8家企业获批。
市工信局聚焦原材料供应保障,建立原料铁需求台账,已达成了410吨原料铁的购销协议。截止目前,已帮助4家铸造企业就近匹配了原材料供应商。
市人社局抓好稳岗补贴发放,对34家企业按上年度单位及职工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70%返还稳岗补贴;对16家不裁员或少裁员企业,返还其上年度单位及职工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共计50家企业16492名职工受惠,返还金额487.9万元。
市地方金融服务中心指导农商行提高放款效率,为1家企业办理“成长贷”股权质押贷款业务,已发放500万元贷款;指导荣成农商行与海商中心联合推出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已发放首笔贷款1730万元。
税务局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服务取得的收入,实行免征增值税,共计231万元;为8户纳税人办理延期缴纳税款,合计203万元。 公交集团为12家人流量较大的企业提供25辆通勤班车,为9家企业提供省内外包车接送外工服务,共运输15车次,接送外工302人。
港华燃气降低企业用气成本,对住宿、餐饮行业用户,自2020年2月18日零时起至疫情结束,天然气用气价格每立方米优惠0.05元。对经营困难的用气企业提供“欠费不停供”服务,燃气业务中290家基表工商用户,已全部享受暂停1个月抄表并延后1个月缴纳燃气费用的优惠政策,并对23家蒸汽业务企业免收工业蒸汽考核汽量,共减免蒸汽费用15万多元。 以上这些政策只是具体落实的一部分,其他各项政策也在持续发力。今后将用更大力度降低企业成本,为企业加油、减负,协助企业渡过难关。
关注点3:
餐饮等涉及百姓日常生活的小型经营场所开业复工情况。
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精准施策,有序组织全市小型经营场所分批次有序开业复工。 疫情前期,为了保证全市医疗物资及基本生活物资的供应,对超市、蔬菜店、药品零售单位和广源综合批发市场在保证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情况下,允许开业经营,其他行业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禁止开业。
2月20日起,陆续组织对食品流通经营单位、洗车行业、非食品药品类经营单位进行开业复工。要求各单位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对入场人员检测体温,并要求戴口罩,对经营场所进行消毒并做好记录,对落实规定不到位的,督导其整改、停业,情节严重的进行信用扣分、立案查处。
特别提示:非食品药品类经营单位,包括烟草店、服装鞋帽店、母婴用品店、眼镜店、化妆品店、日用品店、玩具店、饰品店、小超市、家用电器店、手机店、电脑店、建筑材料店、洗衣店、文体办公用品店、计生用品店、花店、针织纺织品店、工艺品店、五金店、消防器材店、广告设计店、其他车辆销售(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
2月21日起,陆续组织北大街市场、新世纪市场、三环市场、黎明市场、成山市场、斥山市场等农贸市场,居然之家博隆店、易发市场、义乌商城部分单位、中韩边贸城等专业市场进行开业复工。 鉴于部分行业的特殊性,结合上级疫情防控要求,对于酒吧、婚纱摄影、家政服务、附带培训业务的乐器店等防疫风险较高、经营场所密闭、服务对象聚集的行业纳入清单管理,目前仍需要严格管控,暂时不宜复工。下一步将根据疫情防控工作推进情况,积极有序做好这些行业的复工工作。
提醒广大市民
自觉抵制食用野生动物,不要到餐饮场所用餐,尽可能减少聚餐,外出要注意佩戴口罩和个人防护。欢迎广大市民进行监督,发现经营业户没有按照规定采取防疫措施的或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及时向市市场监管局举报,举报电话7552608。
关注点4:
近期社区开展外地来荣人员摸排登记、社区防控情况。
近期社区组织新一轮入户走访摸排,重点对外地来荣人员进行摸排登记。一是按照“一户一档”标准,社区工作人员逐户走访排查。二是发挥居民自治力量,组织协管员、热心居民、志愿者协助排查,同时发动广大居民积极向社区提供信息。三是引导居民主动报告,开发外来人员信息登记系统。督促外来人员返荣后24小时内主动告知社区,同时按照在其门上张贴的告知书要求,扫描二维码,网上填报个人详细信息。同步强化信用奖惩,对主动申报或提供信息的居民进行信用加分,对瞒报个人信息、不按照要求隔离等失信行为加重信用扣分,情节严重的降低信用等级。
社区在加强人员车辆防控方面,主要采用“两证一码”,居民需持健康证、通行证或电子二维码通行。外地来荣无健康证人员,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居家隔离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