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新冠肺炎持续作战近三个月
每一位病患的身后
都有无数医务工作者
拼尽全力,忘我付出!
今天是世界卫生日
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我国今年的主题是——
致敬医护、共抗疫情
今天我们再一起认识几位白衣战士
他们有的仍坚守在武汉
有的奋战在上海抗疫一线
他们——都是这场战“疫”的英雄!
三进隔离区,三度医学隔离
位于金山的市公卫中心
是上海应对疫情的“主战场”
肝胆内科护士长助理李红娣
已是三进隔离病区
三度接受医学隔离
现在就快要隔离期满
1月23日凌晨1点半接到任务,凌晨2点到单位,进隔离病区10天,再隔离5天。
2月14日第二次进入隔离病区10天,再隔离14天。
3月11日第三次进入隔离病区10天,再隔离14天。
这,就是李红娣两个多月来的工作表
作为70后,她说自己也算是一名护理老兵
但进入隔离病区的艰辛还是远超想象
护士要做的...
护工要做的...
保洁要做的...
进入病房后,统统都要承担起!
“我们睡觉的地方就是在应急病房清洁区,半夜随时需要调配物资,或者病人有突发情况,相当于24小时。
像我第二次进去的时候,重症患者比较多,经常是凌晨4、5点还在病房里。包括保洁阿姨的清洁卫生、护工的基本护理,还有各种仪器消毒等等,进去之后就是承担所有的工作。
现在想来那个时候是苦,但大家当时似乎都不觉得,因为时刻有病人在等着你!”
半夜里,所有的医护人员
都是穿着全套隔离装备“守着”
抢救病人一秒都耽搁不起
因为一旦病人有情况
等大家再穿好隔离装备起码20分钟
可能就是生死之别
“就是觉得是自己的一份职责。既然我选择了这一行,这就是我的工作。
平时在公卫中心,我是肝胆内科的护士,通常是在肝炎病房。肝炎的传播途径和新冠病毒完全不同,不需要一呆就是10天,出病区后还要再隔离14天。
这次真的是一次很深刻的经历。”
在公卫中心
护理人员每10天换一组
然后再医学隔离14天
也就是整整24天不能回家
李红娣不是没有顾虑
女儿今年高考
丈夫原本又是在外地工作
但,这些困难
她都没有多提
她反复说——
“女儿学校的老师特别照顾她,丈夫的工作单位——中核机械工程有限公司特别帮忙。一开始是居家办公,现在又先协调到家附近的上海分公司,可以方便丈夫照顾家里。如果没有这些帮助,我又怎能安心工作?真的,非常感谢!”
在公卫中心
还有许许多多像李红娣一样
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60后、70后、80后、90后
他们穿着隔离服,是最勇敢的战士!
当他们脱下口罩,是最美的天使!
穿上这身衣服,就忘记了害怕
这里是仙霞路上
同仁医院的发热门诊
今年1月,这里确诊了
上海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人
三月中旬起
这里承担了所有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
入境有症状可疑旅客的留观检测工作
这几天,病人数量有所减少
护士台还是每天会接到
二三十通这样的电话:
“你好,请讲……我们这里不是所有人都做核酸检测的……你只有来看了,高度疑似的,才会做核酸检测……”
护士郑巍说,许多市民打来电话,问能不能做核酸检测。但需不需要测核酸,最终还得听医生的:“所以我们还要给他们做解释工作,我们这专门有的,复工检测,做什么检查,医生会开好一套,就一步一步做。”
不管是有着30年工作经验、经历过03年非典的郑巍,还是从2月初开始就担任样本采集工作的护士王晓燕,对她们来说,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都是工作以来最特殊、最紧张的一段经历。
王晓燕说,用鼻咽试子采集样本时,其实她也会担心:“很多人采了鼻试子,有时候会打喷嚏,然后采咽部的话,他也会有打恶心或者是咳嗽这样子的不适反应。后面所以改进一下的话,他们的棉签都会小一点,就不适感觉会好一点。”
回到家,偶有不适
王晓燕也会心里七上八下
但一到岗位、穿上防护服
便又把所有的害怕都抛到脑后
仍坚守武汉的上海队伍
目前唯一坚守武汉的上海队伍
是51位来自第六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
他们从2月19日起
在雷神山医院奋战至今
将成为最后凯旋回沪的英雄
这支队伍中
护士尤其是90后撑起了大半边天
护士长章左艳感慨
在雷神山的近50天经历
是所有人不曾有过的
包括从业32年的自己
章左艳:
来到雷神山后,本以为是一个成型的医院,没想到交给我们的是一个空旷的病区,所有物品包括患者的生活用品、医疗设备等等,都是我们医护亲手搬到病区里去的。但是我们用了24小时,就让病区达到了启用条件。
作为“大家长”的章左艳说
很多90后的护士
可能在家都不太做家务
但在这里不怕吃苦、任劳任怨
连清洁卫生都需要他们亲力亲为
曾经有一个姑娘给一位偏瘫老人喂饭
担心他呛到,就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喂
在老人病床前足足站了一个半小时
防护服里全湿透,腰也直不起来
章左艳说,她前一天的主要工作
是对近百份病例进行打印核查
再清点库房的50多种药品
虽然和初来乍到时的忙碌不相上下
但她说,意义已有所不同
章左艳:
刚来的时候主要是忙病人的治疗工作,经过近50天的奋战,看到那么多病人好转。现在做得更多的是收尾工作,加上回家的时间越来越近,心情是很激动的!
(雷神山C2病区智能回访数据汇报图)
来到武汉后
章左艳常在朋友圈发“早安”
这是她以前不曾有过的习惯
她说,这是给惦念她的亲朋报平安
也是给自己和战友的鼓励
从寒冬时来到武汉
如今这里已经春暖花开
她最喜欢的一张配图
是自己拍到的窗外初升的旭日
作为上海留守武汉的
最后一批医疗队员
现在他们的归期尚未确定
章左艳最新的一条朋友圈
写的是“坚守 早安”
编辑:陈丽
责任编辑:向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