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安静的下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河南省妇女儿童医院)小儿心脏医学科医生办公室响起急促的电话铃声:“喂,你好,是小儿心脏医学科吗?我们是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有一个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宝宝,目前病情危重,范顺阳主任已经会诊过,建议手术治疗,家人同意转科,现在准备转过去,请做好接收准备。”
值班医生放下电话后,迅速通知重症监护室准备吸氧导管,复苏气囊、心电监护仪、辐射台等抢救设备。
很快,宝宝被安全转移到郑大三附院小儿心脏医学科重症监护室。
仔细询问,才知道小宝贝来之不易,宝宝的父母求子多年,借助试管婴儿技术,才有一对龙凤胎宝宝,全家人还未来得及高兴,这个宝宝却因“重度窒息、出生低体重”入住当地医院,治疗过程中因病情危重转至郑大三附院NICU,查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并重度主动脉缩窄,房间隔缺损(II),动脉导管未闭,属于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宝宝病情十分危重。小儿心脏医学科范顺阳主任会诊后,建议尽早手术治疗,可患儿年龄小,体重仅2.33kg,手术耐受力低,手术风险极大,但手术又是挽救宝宝生命的唯一选择!
范顺阳主任带领的小儿心脏外科团队经过认真术前讨论,给小宝宝选择最佳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于2019年4月26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缩窄纠治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动脉导管结扎术”。
手术很成功,但由于患儿年龄小、体重低、病情重,术后在重症监护期间多次出现心率、血压不稳定的危险情况,在范顺阳的带领下,经过全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宝宝转危为安,又克服感染关、营养关等重重困难。
近日,小宝贝终于恢复健康,顺利出院,父母及家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据小儿心脏医学科范顺阳介绍,主动脉缩窄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可发生在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的任何部位,出生前胎儿下半身血液供应主要依靠动脉导管,出生后动脉导管逐渐闭合,而其侧支血管尚未及时建立,极易引起严重的循环障碍而危及生命,因此,本病一旦发现应尽早手术治疗。随着超声产前诊断的进步,主动脉缩窄的产前检出率在逐年上升,早发现、早诊断,尽早手术干预治疗,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范顺阳 郑大三附院小儿心脏医学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微创专业委员会小儿心胸外科微创学组委员,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小儿先心病防治委员会副主委、秘书,郑州市医学会心胸外科分会委员、秘书。对婴幼儿和成人先心病的诊治有较高水平。专业特长:擅长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法洛四联症、主动脉缩窄、肺静脉异位引流、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右(左)室双出口、三房心、双主动脉弓、肺动脉吊带、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主动脉口狭窄、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冠状动脉瘘等疾病的治疗,以及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和成人瓣膜置换手术。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院、河南省妇女儿童医院)蔺林 杨玉齐 史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