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囧妈”黄梅莹,年轻的时候这么美

2020-02-04   桃姐李爱玲

01

这个特殊的春节,贺岁电影《囧妈》让人们心里松弛而温暖。

囧妈卢小花一出场,观众们就纷纷感叹: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来感受一下她的日常画风:

红毛衣,棉马甲,烫卷发。

对大花图案情有独钟。

对养生有迷之执著——“有一种营养不良是你妈觉得你缺营养”。

经常找不到东西,但对催生这件事永不忘记。

“我是你妈”是吵架必胜的法宝。

而刀子嘴底下最深的爱,也是无数母亲的缩影。

心花怒放又假装若无其事是她。

暗中偷瞄牵肠挂肚也是她。

为了孩子负重前行一辈子还是她。

她也有梦想,渴望为自己绽放一次。

摘下假发的那一刻,令人不胜唏嘘。

网友们纷纷表示,“囧妈”黄梅莹老师,演得太好了。

卢小花的扮演者,是70岁的老戏骨黄梅莹。

单说这个名字,可能很有年代感,对不上号。

有网友说:

“知道黄梅莹演过《渴望》的不少,知道《路漫漫》的不多,知道《省委书记》的更少,知道《苦恋》的恐怕就是一小撮了。”

但一提《渴望》里刘慧芳的大姑姐王亚茹,《金粉世家》里冷清秋(董洁)的妈妈,《孔雀》中高卫红(张静初)的妈妈,就恍然大悟:

“原来是她。”

(《渴望》剧照)


02

黄梅莹属于大器晚成的演员,演员道路颇为坎坷。

她1950年出生于上海,爷爷资产丰厚,父亲是工程师,从小衣食无忧,小学时被老师选中在少年宫学习舞蹈。

初中毕业后赶上“文革”,当时爷爷已去世,奶奶被强迫扫大街,父亲被停发工资下放江西农村,母亲在重重压迫下积劳成疾,不久因病去世。

黄梅莹被下放到崇明岛农场,每天挑河泥、除草根。

去农场总部开会时,她偶遇在农场文艺宣传队里工作的少年宫同学。在同学的引荐下,她调入了文艺宣传队。

1970年,总政文工团来上海招生,黄梅莹通过了考试。

政审时,她的档案中显示爷爷是资本家,父亲是工程师,而自己却是普通职员。

负责招生的王翠年老师问其原因,年仅20岁的黄梅莹语出惊人:

“我本女娇娥,但有男儿志!”

文工团学习毕业之后,她被分配到歌舞团,担任歌唱演员和报幕员。

1974年,话剧团排练话剧《万水千山》时缺人手,黄梅莹被调去演男主角的妹妹李凤莲。

1977年,八一制片厂将《万水千山》拍成电影,黄梅莹顺理成章地成为电影版“李凤莲”。

同年,27岁的黄梅莹被调去了八一制片厂,成为一名电影演员。

没想到,她“戏好人不红”,当了十几年的“内部明星”。

著名导演李前宽找她拍《瞬间》,由于题材敏感,公映一周便下线;

主演《星星欲晓》,因内容太过悲剧,电影没有拍到一半就停机;

在《苦恋》中演女一号,但碍于各种争议,这部作品也成了只能内部观看的影片。

虽然合作谢晋、滕文骥等名导,拍了《都市里的村庄》《秋瑾》《路漫漫》等电影,但也是只配角。

因为剧本等原因,她又错过了后来斩获金鸡、百花奖的电影《人到中年》(后来女主角找了潘虹饰演)。

直到80年代后期,她才主演了《一往情深》等影片。

演技众口交赞,但人气不温不火,被称为“内部明星”。

03

直到40岁时,黄梅莹才摘掉“内部明星”的帽子,家喻户晓。

1990年,她在电视剧《渴望》中扮演王亚茹。

王亚茹被导演形容为“感情坎坷、心理变态”,很多女演员都拒绝演。

为了“骗”黄梅莹出演,导演只把前半部分剧本拿给她看,彼时王亚茹渴望爱情、憧憬未来,还没有变成“恶大姑姐”。

黄梅莹当即同意出演,拍到一半时发现不对劲,才意识到“被骗了”。

坎坷的经历和多年的磨练,令她的演技纯熟自然,基本上每场戏都是一条过。

《渴望》播出后创造了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黄梅莹一炮而红,成为当时的银幕女神之一。

虽然王亚茹可悲可恨,但媒体却毫不吝惜对黄梅莹赋予美好词汇。《大众电视》杂志形容她“盈盈目光,盈盈笑靥”。

后来,黄梅莹片约不断,出演了《儒商》《风雪夜归人》《红处方》等热播剧。

和许多女演员一样,人到中年之后,她成了“妈妈专业户”。

《金粉世家》里,她演冷清秋(董洁)的母亲。

《新结婚时代》里,她演顾小西(刘若英)的母亲。

《孔雀》里,她演高卫红(张静初)三姐弟的母亲。

《山楂树之恋》里,她演静秋(王珞丹)的母亲。

虽然给当红小花作配,但她毫不懈怠。

  • 拍《孔雀》时,为了演好“肥胖而憔悴”的母亲,她增肥少睡,使整个人真的虚胖无神;
  • 拍《山楂树之恋》时,她和年轻演员一样,每天拍摄时间超过20个小时;
  • 包括这次拍《囧妈》,她写了一万多字的人物小传,还亲自吊威亚。

2005年的第1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黄梅莹凭借《孔雀》获得最佳女配角奖。

她30多年的老朋友、演员李秀明不胜感慨:

“黄梅莹的这个荣誉迟到了28年,因为时运不济、命运无常,导致观众们忽视了她、忘记了她!”

55岁的黄梅莹一身戎装,数度哽咽:

“我没有想到,我这辈子还能得金鸡奖。”

04

与事业坎坷相似,黄梅莹的感情也好事多磨。

1981年,黄梅莹拍电影《路漫漫》时与演员金鑫相识。

金鑫比黄梅莹小两岁,酷爱运动,长相英气,黄梅莹对他印象很好。金鑫也对气质温婉、美丽大方的黄梅莹印象深刻。

同为上海老乡,两人很快熟络。

就在这时,电影却因为要修改剧本暂时停拍,两人各奔东西。

1982年春节,黄梅莹回到上海探亲,与金鑫相约看话剧。

黄梅莹迟到了,她觉得自己不过是“马哈惯了”,而金鑫在生活中也信奉“时间就是生命”。

两人不欢而散,一别就是三年。

三年后,金鑫借调到黄梅莹所在八一制片厂。

久别重逢,感慨万千,心中认定了彼此。

1985年,两人在简陋的筒子楼中完婚,第二年有了一个儿子。

黄梅莹和金鑫三十五年的恩爱如初,如今儿子也是导演。

05

黄梅莹获金鸡奖后,作家杜丽说:

“其实,是命运,不能忘记她。是命运,再次找到了她。而她为了这个角色彻底抓破了从前的自己——从灵魂到美貌对得起命运‘推荐’和‘信任’。”

《囧妈》上映前,编剧史航说:

“《囧妈》全靠黄梅莹老师了,百分之八十的乐趣来自于她。俗得太有说服力,楞得太有魅力。”

而她自己也表示,五年没有拍戏,追求表演艺术几乎成为奢望,《囧妈》圆了自己没演过喜剧的梦。

“人无两度再少年”。

对于普通女人来说,30岁面临事业危机、40岁力不从心者比比皆是。

女演员更是如此。

但黄梅莹却让我们看到,时光淬炼会丰富生命的层次。

《囧妈》结尾,卢小华唱起《红莓花儿开》:

“青春不复返啊 时光不再回

愿你铭记此刻红莓花儿开”

纵然青春不再,红颜生白发。

但息影5年,古稀之年还能演女主角,这是光阴对她的馈赠——

岁月莹莹漫,红“梅”花儿开。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