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时评:在院新冠患者清零≠零风险

2020-04-27   美国侨报网

4月15日,医务人员在雷神山医院病区贴封条。当日,武汉雷神山医院正式关闭。(图片来源:中新社)

武汉依旧面临着新冠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双重压力。

【侨报4月27日“四合院”时评】中国官方4月26日发布通告称,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这是继4月8日“解封”后武汉在疫情防控战上取得了又一个突破性进展。

一度令中国以及全球华侨华人揪心的武汉终于实现患者“清零”,这的确是个令人欣慰和振奋的消息。患者清零,意味着新冠病毒在武汉传播几率进一步减小。武汉民众可更安心更放心走出户外感受大好春光。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中国胜。武汉再次取得阶段性胜利,也再度巩固了中国疫情防控大堤,为中国经济全面启动注入信心。

不过,在院患者清零,并不意味着零风险。与其他中国城市一样,武汉依旧面临着“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双重压力。

武汉以及湖北省经济都受到了新冠疫情致命一击,比如湖北省2020年第一季度GDP下降了39.2%,各行各业都渴望快速重启经济的诉求应比中国各地都要强烈。这个诉求越是强烈,就越需武汉把握好节奏,拿捏好平衡。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不能有丝毫麻痹。

较武汉较早按下经济启动键的哈尔滨,因为民众以及相关部门麻痹大意,目前已导致了80多人被确诊。继哈尔滨后,黑龙江另一城市牡丹江也出现了医院聚集性病例,目前已有14人确诊。这两地用深刻的教训说明:疫情尚未结束,不可马虎大意。

近期,安徽黄山景区大门半天游客就达到人流红线,这充分说明民众听从春光召唤、尽情感受人间烟火气的欲望相当强烈。一年一度的“五一”即将到来,不少中国人也希望将近几个月积累的身心疲惫通过五天假期释放出去。这对武汉同样是一个巨大考验。尽管患者清零,但武汉从民众到相关部门的防控体系和心理不能放松,相应的应急响应能力还要强化。

目前,中国各地陆续出现了一些无症状感染病例,武汉4月25日新增了25例,患者累计将近600人。这种患者存在难发现、难检测等障碍,也再次暗示武汉的潜在风险并非完全清除。

武汉一步步的胜利,是武汉民众牺牲小我为大我的结果,也是武汉医护人员以中国各地援鄂人员共同奋战的结果,更是无数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个战果来之不易。也正因如此,武汉也更应该不到抗疫全面胜利,绝不掉以轻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