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为什么会大闹天宫?说的简单直白点,是故事情节需要,但细心的读者们,应该会发现,孙悟空的人生轨迹,好像是被人操控的,意味着孙悟空的种种表现行为,幕后都有一只推手。
而最大的嫌疑人,就是菩提祖师。
这个人物很神秘,住在西牛贺洲,却没人知道他的来路,他教会孙悟空一身通天本领后,立即消失无踪。
摊上菩提祖师这样的师父,孙悟空其实很无奈,无奈到不想搞事情,都不行。
此话何解?
菩提祖师的出场,就展现了一项很强大的技能,未卜先知。他早早派了童子,在斜月三星洞等候孙悟空的到来。当然,也有可能是菩提祖师故意安排灵台方寸山的樵夫,引诱孙悟空前去。
但是,在孙悟空的毕业典礼上,菩提祖师送了一句临别赠言:
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西游记》第二回
这么迫切的撇清关系,足够表明,菩提祖师知道孙悟空将来一定是个惹祸精。既然如此,最先不收孙悟空这个徒弟,岂不万事大吉?菩提祖师偏偏要收,不仅收徒,还带坏了孙悟空!
孙悟空,他生性善良,根本不是个闹天宫的料子。
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西游记》第一回
多好的一只猴子啊。
骂不还口,打了他说声对不起就可以了。
这么说吧,刚到斜月三星洞的孙悟空,只要稍加点拨,完全可以代替金蝉子去做那个一心向佛的取经人,比五百年后的唐僧,还要有佛性。
跟菩提祖师口中的惹祸精,判若两猴。
菩提祖师一听这话,脑袋顿时大了,他孙悟空以后要去蹦跶啊,如果一直这么好脾气,那不成仙猴了,哪能成为给玉帝找茬的妖猴啊。
这不行!
性子得磨一磨。
菩提祖师决定暂且不教孙悟空法术,让他在斜月三星洞,感受一下师兄们的压迫。
悟空到门外,又拜了大众师兄,就于廊庑之间,安排寝处。——《西游记》第二回
性子好是吧?那就滚到走廊上去睡觉!
之后六七年间,孙悟空只是跟着师兄们,‘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菩提祖师不闻不问。
期间,斜月三星洞的杂活,孙悟空全包揽了。
师兄们修炼术法,孙悟空在一旁瞪眼看着,想必受了不少白眼,闲言碎语,估摸着一日不曾停歇。
然而,做了这么多事情的小师弟,师兄们待见吗?待见个屁,好歹是最小的徒弟,又跟了六七年,菩提祖师一次讲课中,问孙悟空想学什么,孙悟空一门心思全在长生不老上,菩提祖师借机弄出个‘盘中之谜’,转身走了。
孙悟空的师兄们,个个把气撒到孙悟空头上!
此时俱甚抱怨他,又鄙贱嫌恶他。——《西游记》第二回
抱怨,鄙视,嫌弃,恶心。
多大点事啊,不就是上课时老师走了嘛,与他们又没啥关系,反正菩提祖师不会跑,以后有的是时间。
由此可见,孙悟空的那六七年,是怎么过来的。
同样作为小师弟,五庄观的清风明月,可幸福多了,镇元子带着徒弟们从元始天尊那儿回来,得知清风明月分别吃了一个人参果,并且人参果树也被推倒,师兄们最关心的,却是清风明月有没有被孙悟空打坏了!
高下立判!
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孙悟空,他的心里,想必憋着一肚子怨气
菩提祖师觉得火候到了,在短时间内,教会孙悟空大品天仙决、七十二变、筋斗云,所以孙悟空学会之后,在师兄们前面,卖弄一下,也无可厚非。
此时的孙悟空,他的善良天性,早已湮灭,知道无论如何低声下气,都换不来别人的尊重,只有自己强大了,一切才会水到渠成。
菩提祖师最后刺激孙悟空一下,将他逐出师门,往后的孙悟空,终于无法无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