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少年三次偷越边境、女学生为400元代工费携枪支入境…深检君如何帮教?

2019-12-10     深圳市人民检察院

12月5日,在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主办的全国未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专题研修班上,深圳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主任何勋代表深圳汇报了深圳未检探索涉罪未成年人社会化精准帮教制度建设的情况,获得参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检察机关负有在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领域发挥法律监督职能、行使“国家亲权”,履行“国家监护人”的职责。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打造法治城市示范的大背景下,深圳检察机关探索涉罪未成年人精准帮教制度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深圳检察机关通过三年多的不断探索,将涉罪未成年人帮教从单纯的个案到构建起“四柱一梁”的全覆盖制度,不仅有力推动了深圳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还为国家层面和其他地区的制度构建提供了深圳经验,具备先行示范意义和复制推广价值。

涉罪未成年人精准帮教深圳标准发布。

三年探索实现个案帮教到机制构建

16岁少年三次偷越边境、女学生为400元代工费携枪支入境……检察机关的涉罪未成年人帮教个案屡屡见诸媒体,帮教效果、帮教制度究竟如何?

“过去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存在以资源堆砌典型案例用于宣传的弊病,需要自我反省。”深圳市检察院未检办主任何勋表示,以往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往往会预判、筛选、分流,找出一些典型案例,较少涉及帮教难度大的案例,注重个案办理轻视制度建设,导致帮教资源“倒挂”,有限的帮教资源集中堆积在典型个案导致资源浪费,“有的涉罪孩子得到多种多样的帮助,有的却得不到帮助。”

涉罪未成年人精准帮教深圳标准发布会现场。

“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平等保护和帮教是司法文明和司法公正的需要。大部分帮教难度大的涉罪未成年人如果不进行专业系统帮教,刑满释放后因为犯罪根源依旧存在而重新犯罪,带来的社会危害性更大。”何勋认为,个案只能吸引舆论关注但不具有可复制性,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应该为全社会提供一种机制而不是集中于个案,“这是社会不断发展对制度建设的需求,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建设涉罪未成年人精准帮教全覆盖制度,面临整个机制体制的重构。为此,深圳检察机关在福田区检察院进行三年的帮教探索试点,实现福田辖区每10个涉罪未成年人经过系统帮教后,7人以上均能有效消除其再犯的可能性,并且跟踪三年的再犯率低于3%,为深圳全市推广精准帮教提供充分实践基础。

何勋介绍,根据福田的探索经验,深圳检察机关对制度建设的每一项举措、每一个环节如何建构与设计进行充分论证。为出台这一制度,深圳市检察院未检办在半年内百易其稿,2019年7月在全国率先出台以“四个规范性文件+一个系统平台”为主要内容的涉罪未成年人精准帮教深圳标准。

深圳的社会化精准帮教是全覆盖、全流程的精准帮教。全覆盖是指对检察机关受理的所有涉罪未成年人,不挑不拣,不做预判分流,无论轻罪重罪,初犯累犯,均开展精准帮教。轻罪初犯,通过帮教回归社会;重罪累犯,通过帮教降低人身危险性再犯可能性。全流程是指帮教从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案件开始,一直做到结案后跟踪回访三年,贯穿回归社会的整个过程。相比全国平均15%的帮教覆盖率,深圳实现了100%帮教。

打造精准帮教的“四柱一梁”

深圳社会化精准帮教体系是通过组织、标准、生态三大建设形成的一揽子全套解决方案。组织建设、标准建设、生态建设是涉罪未成年人精准帮教制度的三大方面。

“积极培育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组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让社会组织承接起政府减政放权释放的具体事务,拓宽社会组织发展空间。”12月3日召开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肯定了专业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组织建设方面,2017年深圳市检察院会同团市委组建了市检察院主管的司法社工组织“点亮心光公益服务中心”,安排财政专项经费为深圳未检工作提供社会服务,同时建立了配套的观护基地、职业培训合作机构等组织。2019年又制定明确的服务标准和严格的绩效管理办法,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起符合市场规律的社会化、市场化社会支持组织体系。

“专业化分工是基本理念,让司法的归司法、社会的归社会,由专业司法社工做专业的事,和检察官共同建构帮教体系。”何勋说。

在标准建设方面,被称为“四柱”的32000字、220条精准帮教深圳标准,由《未检工作规范》《精准帮教指引》《未检工作绩效考核办法》《社会服务绩效考核办法》4份规范性文件组成;被称为“一梁”的深圳检察机关自主开发的“智慧未检帮教云服务”移动工作平台,将标准全部规范固化,对所有数据实时自动分析考核形成综合性智能服务平台。

在生态建设方面,深圳市检察院与团市委、社工协会、社工学院合作,初步建立起系统的专业司法社工培育体系。培训体系分为入门、初级、中级、高级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由理论课、实训课和考核认证三个部分构成。目前已完成对18家社工组织的124名专业司法社工的入门培训和认证。明后年将持续开展初级、中级、高级培训和认证。这一体系的建立,对建立行业标准和职业晋升体系、形成全覆盖的社会化精准帮教生态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探索全社会未成年人保护路径

深圳涉罪未成年人精准帮教制度包括内部检察官工作规范、外部专业司法社工工作规范、内部检察官和部门绩效考核、外部社工组织绩效考核四个系统,形成一个集工作规范、管理规范、考核规范于一体的整体体系。此外,还有与之相配套的社会组织管理系统和专业司法社工培育系统,是一个从组织到标准再到生态的、全面完整的全套解决方案。

“精准帮教制度的组织建设、标准建设和生态建设,每一方面都必不可少。三大建设和‘四柱一梁’就像互相连接的链条,需要每一个举措、每一项制度互相配合起来,把这些扣子互相扣紧才能互相形成合力”,何勋表示,单独推出一项举措简单,但进行整体的全局制度设计较为困难,“这也是深圳精准帮教制度最重要的方面,每一根链条都不能断,如果任何一个地方掉了链子,整个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此外,深圳精准帮教制度培育的专业的司法社工队伍以及总结提炼的专业精准帮教手段,不但能够帮教挽救涉罪未成年人,更能降维使用于受侵害的未成年人帮扶救助、预防家庭暴力、防治校园欺凌、临界预防等未成年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工作。通过精准帮教的制度构建,检察机关探索出一条推动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和落实未成年人国家监护法律制度的重要路径。

深圳的专业司法社工培育体系基本成形,能为深圳也能为全国各个地方提供专业化的司法社工培训服务,是精准帮教深圳经验向外输出的重要体现。深圳实际管理人口与社会治理力量倒挂,通过市场弥补社会治理力量不足,为其他地区探索出了一条社会治理新路径。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共青团中央及民政部委托有关专家制定司法社工的行业标准,都将深圳的制度作为非常重要的参考,相关专家予以了高度评价。

本文来源于南方日报2019年12月10日AⅡ05版

原标题:深圳检察 涉罪未成年人精准帮教助力先行示范

(注:本微信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涉及版权方面的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妥善处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GRI724BMH2_cNUgwjY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