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13岁男孩沉迷网课:把含嘴里的针灸针吞了,7厘米银针扎进左肺!

2020-04-02     今日女报

疫情期间,家长们想必都有一个感触——家里的“神兽”究竟什么时候开学?马上就要管不住啦!

这不,除了要担心孩子们网课变网瘾以外,家长们还得时刻盯紧,防止孩子们出现健康意外——

近日,长沙13岁的男孩小迪在家上网课时,就一不小心把含在嘴里的针灸针吞入喉咙,7厘米的银针扎进了左肺,情况危急!

所幸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通过纤维支气管镜下手术顺利取出。4月2日,小迪经过康复出院了。

据小迪的妈妈许女士介绍,因孩子的爸爸对针灸感兴趣,常常在家里研究,耳濡目染下,小迪有时也会拿出来摆弄。

3月30日下午,小迪正在家里上网课,嘴巴含着针灸针的针柄处,因为太入神,不知道什么时候竟把嘴里的针给吞了下去,当时小迪就觉得一阵刺痛,还伴随着剧烈的咳嗽,反应过来的小迪立即用手抠进喉咙,试图把针呕出来,但没有成功。

妈妈慌忙带小迪到家附近医院就诊,急诊CT显示,7厘米长的针灸针已经落入小迪的左下肺。

由于取出针灸针十分困难,几经辗转,最终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此时距小迪吞下针灸针已经过去了4小时。

接到通知的钟礼立主任立即从家中赶来,带领团队在全麻下为小迪进行了急诊纤维支气管镜下肺内异物取出术。由于针灸针细长难以夹取,且尖端处已刺入气管壁,加上针尖锋利,稍有不慎便可能刺破大血管,整个手术过程都小心翼翼,最终经过2个小时,成功将针取出。

钟礼立主任介绍,取出的针灸针长达7厘米,且位于肺部,如果不及时取出,它会随着呼吸行走,可能会形成气胸,或者刺破大血管造成大出血甚至休克,十分危险。

“孩子平时学习就有嘴里咬着东西的习惯,大多数的时候是笔帽、牙签,以后一定要他纠正这个习惯。”许女士表示。

钟礼立主任提醒,每年在儿童医学中心进行异物取出的儿童达数百例,像小迪这样吞进银针类尖锐物品,情况复杂的话还要做开胸手术,一时的大意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预估的。

因此家长要加强对幼儿的监管,家中的散落小物件最好不要让孩子触碰,以防发生误吞意外。对学龄儿童要多沟通交流,不要养成口中含东西的习惯。一旦发生误吞事件,要第一时间送医,以便得到及时的救治。


延伸阅读>>

当前,除了“吞针”的意外,近日的网课还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视力下降。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大视光主任李晓柠表示,网课形式反而增加了用眼负担,并不利于近视防控。建议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眯眼——可能是视力下降的早期表现

眯眼常常是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早期表现,这种近视一开始可能只是假性的,但长期未干预就可能变真了。

在这个只能“家里蹲”的非常时期,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娱乐,都会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不但容易引起干眼、视疲劳等症状,还会增加近视发生和发展的风险。且放假期间孩子睡眠、饮食往往不规律,这也是视力下降的一个原因。

李晓柠提醒,假期间要提醒孩子用眼健康,如果发现孩子开始眯眼看东西时要及时进行干预。

2、歪头看电视——警惕斜视出现!

长沙爱尔眼科医院教授娄小波介绍,儿童青少年由于看电视太久,视力疲劳,为使两眼看得更清晰些,不得不使用眼内肌过度调节,或用不正常的头位姿势来缩短角膜两焦线的距离,以此增加视觉的清晰度,于是便不由自主地出现歪头姿势,其结果也会造成斜视。

还有一种情况是,很多大人看电视时或抱着孩子,或把婴儿连同摇篮一起放在身边。婴幼儿在电视声响和影像吸引下,往往会侧头注视电视。有时大人看多久他也会看多久,而且常是同一姿势,时间一长自然就造成斜视了。

娄小波提醒家长,当孩子出现歪头看电视,看东西双眼不对称时,应及时沟通医生。待疫情可控的情况下,尽快带孩子到眼科医院检查。

3、眨眼、揉眼睛——要预防儿童干眼症出现

李晓柠介绍,儿童也同成人一样,如果长时间注视屏幕,眨眼次数减少,会造成眼球表面泪膜层的不稳定,出现眼睛的疲劳、干涩、刺痛、流泪等情况,导致干眼症的发生。她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儿童出现频繁眨眼、揉眼睛、畏光等异常情况,不要自行判断病情、乱用抗生素眼药水,应及时沟通医生寻求帮助。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李诗韵 通讯员 吴靖 黄若冰

编辑:小Y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F8POnEBnkjnB-0zSi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