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经济思想伟大在哪里?

2019-10-09   平安金山

导读 物质的进步乃是为了人类精神的解放,经济的发展乃是为了人类大我的实现。

正文>

毛主席认为:无论革命还是建设,分清敌我永远是极端重要的;分不清敌我,就等于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毛主席对社会主义最终必将战胜资本主义充满信心。这就是毛泽东经济思想“敌我分明、制度决胜的革命观”,也是其最伟大之处。

我们不是在真空中搞建设,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中仍然有着各色各样的敌人:“在拿枪的敌人被消灭以后,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他们必然地要和我们作拚死的斗争,我们决不可以轻视这些敌人。如果我们现在不是这样地提出问题和认识问题,我们就要犯极大的错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一九四九年三月五日)

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五日,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了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指出必须坚决镇压F革命,剔除这一破坏因素对中国所造成的危险:“F革命是什么因素?是消极因素,破坏因素,是积极因素的反对力量。”“镇压F革命还要作艰苦的工作,大家不能松懈。今后,除社会上的F革命还要继续镇压以外,必须把混在机关、学校、部队中的一切F革命分子继续清查出来。一定要分清敌我。如果让敌人混进我们的队伍,甚至混进我们的领导机关,那会对社会主义事业和无产阶级专政造成多么严重的危险,这是大家都清楚的。”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是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他们之间的胜负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在这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共同的性质、利益和理想,加强合作,共同对敌,是完全必要的。展望未来,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国家是完全新型的国家,是推翻了剥削阶级而由劳动人民掌握权力的国家。在这些国家间的相互关系中,实现着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原则。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理想把我们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管反动派怎样企图阻止历史车轮的前进,革命或迟或早总会发生,并且将必然取得胜利。”(毛泽东《在苏联最高苏维埃庆祝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六日)

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大竞争、大对决中,一定要小心和平Y变这只黑手:“帝国主义的预言家们根据苏联发生的变化,也把‘和平Y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党的第三代或者第四代身上。我们一定要使帝国主义的这种预言彻底破产。”(毛泽东《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一九六四年七月十四日)

今天,坚持毛泽东“敌我分明、制度决胜的革命观”,是中国全球经济战略设计的精神指南:认清谁是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敌人,这是中国经济全球化的首要问题。

一般说来,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中国人民的勤劳奋斗面前,这些敌人对于中国经济的全球崛起,采用正面对抗的方法往往并不是非常见效。因此,在暗地里破坏,包括制度诋毁、战略误导、规则辖制、思想统战等成为敌人对付中国的法宝。残酷的敌我斗争,正以乔装打扮的各种姿态,摆在中国经济的面前。作为中国经济全球化主导者的中国政府,必须意识到的是:分不清敌我、麻木沉睡、被动挨打的时代结束了,分清敌我、清醒奋起、主动出战的时代已经到来!

总结来说,毛主席经济思想的十个伟大信念包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国格观,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历史观,群众做主、群众受益的管理观,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整体观,实事求是、驾驭矛盾的动力观,反对爬行、激情跃进的赶超观,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奋斗观,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工作观,学习借鉴、平等互利的国际观和敌我分明、制度决胜的革命观。这些伟大的信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它们绚烂夺目、交错纵横,犹如红日之光普照世界,构成了中国经济全球崛起的精神背景与观念指南。

物质的进步乃是为了人类精神的解放,经济的发展乃是为了人类大我的实现。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毛主席从来不追求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以独立强大的战略思想、一体互动的革命手段,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追求人类精神的全面解放。仅此一点,毛主席就完全可以被称作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有人性、最具神性的经济学家,最有眼光、最具锋芒的国家经济战略设计大师,最有深度、最具力量的全球经济思想的整合者与指路人!

来源:红墙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