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年菊月十三晨小雨
向武华
只记得陈旧的雨,那些雨水
和一只废船一样,已经锈迹斑斑
站在岸上张望,吃草的黄牛跑到了河床中央
下雨了。今天早上,天还没有亮
这样的尖叫声,胜过下雪了
实在是干渴得太久,空气都要龟裂
天空为上帝向受难的尘世洒下银币
人们迷恋秋天清凉的风景。一辆大巴车
停在影剧院的广场前,三三两两的人影
拖着旅行包往这里集结,这是一辆
开往厦门的旅行车,他们起得真早
一场辽阔的雨水,奔向远方的人兴奋又孤单
小镇上,早餐店的灯光照射着稀落的雨滴
在雨水中,人们行走得多么安静
好像刚刚从山上的寺庙中出来
点评
今年的夏季既干旱又酷热,人们渴盼雨水,当久旱之后的某一天清晨,天空的确下起了小雨,人们的感觉这不吝于神的赐福,这是诗人向武华这首诗的写作动因。向武华是捕捉平凡生活意象的高手,在这场小雨中登场的生活意象有:“锈迹斑斑的废船”、“吃草的黄牛”、“河床”、“天空”、“上帝”、“银币”、“一辆大巴车”、“广场”、“影剧院”、“旅行包”、“小镇”、“早餐店”、“山”、“寺庙”等等,这些密集的生活意象成为了这场小雨的深度背景,这种呈示性的水墨画式的的手法实际上代表了诗人的一种诗写理念:这是生活的一种样子。诗人所看到的生活的样子,一场久旱之后的小雨时刻之所见;但诗人并不是单纯的罗列,真的罗列的话,肯定还有更多。即使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个体的视角也是有选择性的,诗人更是这样,他的所见里有对生活的细微的发现,有精神的欣悦,有万物的生机,有“人”和“世界”更深处的存在。“己亥年菊月十三晨小雨”,我们读这首诗的标题应该有所感触,细想想,诗人在其诗学追求上是别有深意的。(耀旭)
向武华,湖北武穴市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作,作品散见《诗刊》《青年文学》《星星诗刊》《上海文学》等全国各大报刊及各种选本,多次获奖。出版诗集《流》《平行与碰撞》。
耀旭,湖北蕲春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诗与诗歌评论,出版诗集、诗歌评论集多部。
编辑:周梦霞
图片:网络
审核:陈依桃、郭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