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的宝宝,一次性补了4颗牙。
相对于其他小朋友来说,这个宝宝的龋齿情况,可以说是比较严重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星期五下午,阳光正好。
育学园诊所的口腔科诊室里,来了一位2岁多点的小朋友,陪同他一起来看诊的,是他的妈妈。妈妈的小腹微微隆起,显然是正怀着他的小弟弟或小妹妹。
小朋友来看口腔科的原因是龋齿。
口腔科的万大夫在给他检查龋齿情况时,发现他的牙齿清洁程度比较差,牙面上长了不少牙菌斑。而且,经过仔细检查,医生发现小朋友居然有4颗龋齿。总之,这个宝宝的牙齿情况算不上很好。
医生先帮宝宝清理牙菌斑,由于宝宝比较抗拒电动的洗牙工具,医生耐心地一点点手动帮宝宝处理。
随后,医生又帮宝宝补了4颗牙齿,4颗龋齿基本上都是中度,虽然补牙过程中不会接触到牙神经,但操作过程中,宝宝也会感到有些不适。但在医生的安抚和娴熟的操作下,同时,也在妈妈的鼓励下,宝宝勇敢地挺过了全程。
02
—
在给宝宝治疗龋齿的过程中,万大夫询问了宝宝日常的饮食和刷牙情况,希望能发现宝宝龋齿如此严重的原因。
通过妈妈的回答,我们发现宝宝比较喜欢吃糖,也比较喜欢吃甜的零食,喝甜甜的果汁;平时每天刷一次牙,而且是宝宝自己刷牙,妈妈会检查宝宝的刷牙情况。
大家都知道,口腔中的致龋菌,在吃掉牙齿上黏附的糖的过程中,会产生酸,酸腐蚀牙釉质从而造成龋齿。
如果牙齿清洁得不好,牙齿表面残留的糖比较多,就可能造成大量的致龋菌在牙齿表面安家落户——形成牙菌斑。而牙菌斑形成后,会吃掉更多的糖,产生更多的酸,腐蚀牙齿的情况变得更严重,这也就意味着龋齿越来越重。
来看诊的宝宝,正面临这种恶性循环的情况:
一方面,他很爱吃糖,牙齿接触糖的机会比较多;
另一方面,他每天自己刷牙,牙齿刷得没有那么干净,使牙齿上出现了大量的牙菌斑。
可以说,他的龋齿,跟吃糖和牙齿清洁不到位有非常大的关系。
这时候,妈妈又提供了另一条信息。妈妈说自己的牙齿一直不太好,怀大宝(看诊的宝宝)时就坏了两颗牙,现在怀着二宝,又出现了龋齿的迹象。
听到这,万大夫对妈妈解释道:
其实,家长的牙齿情况会影响宝宝的牙齿健康。
因为口腔中的细菌是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互相传染的,比如,家长亲吻宝宝的手,宝宝随后又吃手,这个过程中,家长的口腔细菌就可能会通过唾液传播到宝宝的口腔中,为宝宝得龋齿创造了条件。
听了万大夫的话,妈妈恍然大悟,“原来我的牙不好,也可能影响到孩子!那现在该怎么办呢?”
针对宝宝目前的情况,万大夫给了家长四点建议:
第一,家庭成员要注意口腔卫生
想要宝宝牙齿健康,每位家庭成员平时都应认真刷牙、定期洗牙,保证口腔环境清洁、健康。
第二,控制宝宝吃糖的量
要避免宝宝吃过多的糖、甜的零食、饮料、果汁等含糖量比较高的食品,特别是乳酸菌饮料,虽然产品名可能叫“xx乳”,但其中很可能加入了大量的糖等添加剂,并不是真正的牛奶,不利于宝宝的牙齿健康。
第三,做好宝宝的口腔清洁
一般来说,在宝宝8岁前,不完全具备自己刷牙的能力。因此,建议家长亲自给宝宝刷牙,确保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同时宝宝牙齿的每个面都刷干净。
等宝宝稍大一些,能够自己完成刷牙的动作,可以让宝宝自己刷牙。但家长也一定要做好监督工作。
另外,建议家长每1~3个月都要带宝宝检查口腔。特别是宝宝牙齿不太好的情况下,更要注意定期复查。
第四,建议给宝宝用硬毛牙刷
有牙菌斑的小朋友,可以选择刷毛适当硬一些的牙刷,在宝宝刷牙时,有助于更加彻底地清理牙菌斑。
听了万大夫的话,家长认真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回家后一定会帮着宝宝刷牙,做好宝宝口腔卫生工作。特别是一定要让全家人都搞好口腔卫生,避免大人的口腔问题传染给宝宝,导致宝宝龋齿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