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防控阻击战在全国各地纷纷打响,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面对这没有硝烟的战场,在玉泉有这样一群人,因为职责,因为担当,义无反顾的成为“逆行者”。他们用最执着的坚守、最无悔的信念,书写着一段又一段感人事迹......
张全忠:抗击疫情 他展现了退役军人的风采
玉泉区警备区小区老兵党支部书记张全忠,既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疫情发生后,他闻令而动,主动请缨成为一名志愿者,坚定地站在了抗疫一线,同党支部的同志们一起为居民筑起一道隔离病毒的铜墙铁壁。2003年刚刚自主择业的张全忠,在非典时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抗击疫情,从此就开始了他“闲不住”的生活,除冰铲雪,扶老济贫。为更好的服务他人发挥党员作用,他积极组织成立警备区小区老兵党支部,并当选党支部书记。此次疫情中,张全忠广泛发动党员志愿者参加防疫工作,并积极投身一线,开展宣传、消毒、卡点防控执勤,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疫情排查、汇总。外地返呼需要自行隔离的居民在基本生活方面有难处,他主动打电话询问,为他们购买生活必需品并放到自行隔离居民的家门口,临走时他会默默地提走放在门口的垃圾袋.....在警备区小区,张全忠的身影从早上7点一直忙碌到晚上10点。多年身患腰间盘突出,所有的工作张全忠同志都只能站着完成,腰背已经贴满了止疼药膏,脸和双手都冻得通红,疼痛和寒冷也都没有让他产生一丝懈怠,他总是最早出现的那个人。
武季峰:做抗疫战场上的“冲锋者”
武季峰,2007年由部队副连职干部转业到鄂尔多斯路街道工作,现任鄂尔多斯路街道党工委委员、党政办主任。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武季峰主动请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积极响应街道党工委的号召,第一时间回到单位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从制定方案、人员调配、物资保障、数据统计、文件起草、夜间巡查、值班备勤等方面到处都是他忙碌的身影,做为街道防疫指挥部的一分子,武季峰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做好工作任务上传下达的同时,认真分析社区、村工作中缺点漏洞,为党工委提出好的意见建议,积极解答社区、村各项工作中的疑问,带领保障组同志穿梭在28个疫情防控卡点,根据一线工作人员的实际所需,合理调配发放物资,确保每个卡点物资供应到位。在连续一个多月的防控工作中,他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无一天请假缺岗,始终勇挑重担,奋战在抗“疫”最前线。
马青松:退伍不退“疫”
马青松是一名退伍军人,现是玉泉区民政局干部,当年在部队执行任务时,他的左膝前交叉韧带断裂,半月板损伤,术后被评为八级伤残,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经不起受凉和劳累。在玉泉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之时,他第一时间向局党组递交了请战书,为了不耽误疫情防控任务,他向组织隐瞒了这段病史。从正月初三在联防联控包联社区受领任务起,他就一心扑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按照社区统一部署,白天,他在负责的小区出入口进行严格值守,为过往居民审核信息,测量体温,登记备案。晚上,他对107户包户居民的入户排查,上楼下楼,上楼下楼……连续几个小时下来,让他受伤的腿剧痛难言,但每当有人劝他休息时,他却说:“我是党员,又是退伍军人,怎么能当逃兵?这点儿痛我能坚持。”马青松不分白天黑夜、勇于担当,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用忙碌的身影、扎实的工作践行“初心”和“使命”,他坚实的脚步,彰显着军人的本色。
杨建鹏:大疫当前,当显男儿本色
“疫情防控最开始时,各方面物资还没到位,帐篷也未搭建,我们民兵就已经开始昼夜在寒风中坚守岗位。我们饿了就吃方便面,冷了就来回踱步取暖......我们玉泉民兵优良的战斗风貌,让我既欣慰又感动。”玉泉区人武部政工科科长杨建鹏说道。
杨建鹏在疫情期间值守209国道桃花收费站和103省道呼准高速出口,同其他民兵战士一样,自收到疫情值守命令至今不曾休息,守护着这座城,除日常防控工作外,他还负责部分民兵的后勤保障和新闻宣传工作,期间勇负责、敢担当,不曾懈怠一分。
刘炳超:民兵班长得民心 情系百姓显温情
“国家有难,作为民兵骨干就应冲锋在前,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哪里需要就到哪里,总之要为百姓做好事。”玉泉区西水磨卡点值守的民兵刘炳超说道。
90后小伙刘炳超是西菜园街道民兵应急排一班班长,在防疫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当百姓面对疫情的未知恐惧,缺乏信心时,他带头表率,去卡点布控值勤,严格执行出入封闭管制。刘炳超在保卫家园防线的抗疫工作中,感染了周边很多百姓,他们主动申请,自愿加入防疫志愿者队伍,同民兵一起排查入户、测量体温等,还不时送来热水、热菜和部分防疫物资。
姚宝文:疫情防控就要雷厉风行
“疫情防控就要雷厉风行。无论是基层民兵还是普通民兵,无论是应急力量还是专业力量,我们都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民兵应急排排长姚宝文说道。
疫情防控工作一开始,姚宝文就在209国道桃花收费站值守防疫,桃花收费站属风口,周围无遮挡,冷的时候低温可达零下二十多度,疫情防控初期没有二维码出入信息登记,全靠工作人员手写登记,高峰时一天有3700多辆车、上万人经过,除轮流吃饭能稍作休息外,姚宝文和其他民兵在外一站就是8小时。入城卡点取消后,他随即赶往社区卡点继续值守,除日常值守检查外,还负责卡点后勤保障工作。
穿上军装,保家卫国;脱下军装,奉献社会。无论是现役还是退役,中国军人总是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以最果决的姿态出现在最恰当的位置,让党和国家放心,让人民群众安心。
总有一些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也总有一些力量让我们坚信必胜。春潮澎湃,那是无数战“疫”英雄奋进的足音。我们无法一一列出他们的姓名,但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最美“逆行者”!
泉媒体记者:黄金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