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70多天,2019即将“跑完全程”,
南京也将交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年终答卷”。
怎样确保完成目标,兑现承诺?
在前三季度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基础上,
南京力度不减,再度加速。
10月1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经济发展高质量年度重点任务推进会,聚焦全年重点目标任务,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推进,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紧起来、动起来、干起来。
10月1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经济发展高质量年度重点任务推进会。南京日报记者 崔晓 摄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讲话,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韩立明主持。除市委常委、市政府各副市长外,全市各区、部门负责人,11家省级以上开发区,15家高新园区管委会和重点企业、金融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还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到了镇街。
强大的“会议阵容”显示出南京奋力冲刺、决战决胜四季度和全年目标的决心和状态:拿出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慢进则退的危机感,找准问题症结,全面攻坚冲刺,奋力在有限的时间里争取最好的结果、实现最大的突破。
1、跑出“南京速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6个季度居全省首位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强富美高”的要求中,第一条就是“经济强”。作为省会城市,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走在前列是责任所在,是应有担当。
山水城林的南京。南京日报记者 董家训 摄
2016年南京GDP突破万亿元大关,此后连续两年迈过千亿台阶,去年达到1.28万亿,城市综合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
今年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强富美高”谆谆嘱托五周年,经济发展高质量的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南京能否交出一份合格的“五年答卷”。
乘势而上,积极作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全市上下用克难奋进、创新实干的有力行动,保持了经济运行的稳中有进、提质增效。
发展速度稳居前列
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8.2%,上半年为8.1%,增速连续9个季度保持在8%以上,连续6个季度居全省首位,名列东部GDP过万亿城市首位,在全国GDP万亿城市中处于前列。
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南京日报记者 崔晓 摄
发展质量不断攀升
“4+4+1”主导产业日益壮大,实体经济发展信心提振,政府、居民、企业“三个口袋”更加充实。
南京市“4+4+1”主导产业体系。资料图片
创新动能更加强劲
“两落地一融合”、开放合作创新等工作深入开展,创新人才、创新平台、创新企业延续爆发式增长势头。
“两落地、一融合”高校科技成果加速落地。南京日报记者 崔晓 摄
2、树立对标找差的自觉,认清当前工作的短板不足
会议现场,张敬华为招商引资“目标进度优胜奖”和“重大项目推进奖”获奖单位颁发“流动红旗”。在肯定成绩同时,张敬华也着重指出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制造业发展是当前最突出的短板;
社零消费这一传统优势存在弱化倾向;
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亟待增强;
金融支持经济发展高质量不够有力;
“各区各板块都要坚持问题导向,对自身短板不足要做到心中有数,一把手抓发展抓创新的意识要更强,坚持下更大力气狠抓落实”,张敬华强调,做好四季度经济发展高质量重点工作对南京而言意义重大,这是落实总书记“强富美高”谆谆嘱托的政治要求,是巩固经济发展良好态势的必然要求,是确保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迫切要求。全市上下要以对标找差的自觉,认清当前工作的短板不足,解决好支撑全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质态提升面临的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鼓足干劲、乘势而上,把好的态势巩固好、把全年目标完成好,确保在全省高质量考核中继续位列第一方阵。
3、拿出攻坚冲刺姿态,抓好七个方面重点工作
坚持问题导向,咬定全年目标,聚力攻坚冲刺,张敬华提出抓好七个方面重点工作:
抓工业经济运行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5%,先进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1—8月四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2%。
台积电南京12吋晶圆制造基地。南京日报记者 崔晓 摄
在前三季度工作基础上,我市将进一步抓好协调调度,确保稳定生产;抓好工业投资,保持发展后劲;抓好规上企业,发挥支撑作用;抓好精准服务,强化要素保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工业经济“强支撑”。
抓科技创新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对全市发展支撑作用不断增强。统计显示,今年1-8月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6%,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南京日报记者 崔晓 摄
保持定力、久久为功,我市将进一步推动创新名城建设走深走实,下决心培育专精特新科技企业、推进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加强园区载体和重点项目建设、通过创新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深化开放合作创新、更大力度引进各类人才,确保今年在去年良好起势基础上取得新的更大突破,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战略支撑。
抓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始终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始终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上半年,全市新增实际使用外资稳步增长,同时,通过落实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企发展等各项政策,南京对项目投资吸引力显著增强,全市实际利用内资和签约项目投资总额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生态科技岛科创中心。生态科技岛经开区管委会供图
冲刺全年目标,我市提出,招商引资目标任务要进一步压实,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健全,招商质量要进一步提升。紫君注意到,我市将继续强化产业链招商,既要紧紧围绕“4+4+1”主导产业,更要紧盯制造业领域主导产业、地标产业的细分领域和上下游环节,梳理排出建链、补链、强链的目标部位和招商方向,积极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真正引进一批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和产业链企业。“在成果上进一步巩固深化、在方法上进一步创新拓展,努力跑出新一轮高质量招商的加速度。”
抓项目推进
项目是发展的“牛鼻子”“硬支撑”,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没有高质量项目就没有高质量发展。今年我市牵头实施的38个省级重大项目,前三季度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9.1%,超序时进度4.1个百分点。
位于江宁无线谷的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二期项目已经封顶,将于年底交付。通讯员 王强 南京日报记
“重大项目要确保进度、签约项目要抓紧落地、在建项目要尽早达效。”我市明确,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做到“一个项目、一套专班、一抓到底”抓推进,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电力、融资、能耗等要素制约,以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要主动靠前服务、拿出解决方案,加强沟通对接、持续跟进落实,确保项目顺利有序推进。
抓消费促进
在外部形势多变的背景下,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必须更加重视稳定内部有效需求,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在促进消费方面,我市将重点做好传统消费升级的文章、新兴消费培育的文章、消费融合发展的文章。
南京新街口商圈。南京日报记者 姚强 董家训 摄
南京提出了促进消费一系列新举措:
加快推动新城新区商贸综合体建设,推进夫子庙、新街口等传统商圈提档升级,优化提升消费环境,依托特色商业综合体打造消费地标;
加大夜间经济、首店经济、品牌连锁经济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力度, 打响“夜之金陵”品牌;
主动对接第二届进博会,进口更多高品质商品,推动消费升级,满足多样化需求;
积极推动长三角消费市场一体化,围绕南京都市圈建设,加快打造南京南站等新商圈,千方百计扩大消费市场容量等。
我市同时明确,多用改革的办法扩大消费,少用补贴、加杠杆透支消费,鼓励民间资本广泛参与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文旅体育等服务,积极拓展最终消费新场景。
抓金融支撑
今年以来,在内外部发展环境总体承压的情况下,我市金融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稳金融要求,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不断加大,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位于江北新区的扬子江新金融示范区。南京日报记者 冯芃 摄
南京的经济运行势头是好的、质量也是高的,我市将鼓励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坚定投放信心,进一步加大金融供给、优化金融布局、防范金融风险,把金融资源更多配置到为创新名城打造、自贸区建设、主导产业发展上来,为实体经济和城市建设提供更多金融活水。
抓安全稳定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始终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用好大排查大整治这一有效机制,加强和改进网格化治理,一方面,要一着不让抓好安全生产,最大限度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另一方面,要落细落小抓好信访维稳,营造安全稳定良好社会环境,确保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在博世南京电子助力器工厂现代化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生产智能电子助力器。南京日报记者 崔晓 摄
4、推动各项部署落地落实,超前谋划城市未来发展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中,落脚点就是“抓落实”。张敬华要求,要把抓好经济发展高质量的落实推进,作为巩固第一批主题教育成果和检验第二批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强化抓落实的政治自觉,强化抓落实的改革思维,强化抓落实的考核导向,真正用落实彰显过硬担当,用落实确保过硬成果。
南京城。南京日报记者 冯芃 摄
明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之年,意义特殊、任务艰巨。张敬华指出,在着力抓好四季度工作的同时,要注重研究思考,密切跟踪全球最新发展趋势和国家宏观政策取向,做好“十四五”规划研究编制,提出南京由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思路举措。要注重超前谋划,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科学细致排出明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指标,排出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的重点抓手,确保有的放矢、工作务实。要注重项目储备,对国家在基础设施、重点领域消费、项目融资等方面的最新政策措施,要早对接、早争取,持续引进落户一批质量高、效益好、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客观环境、宏观形势对大家都是一样的,工作成效大不大、发展势头好不好,主要取决于努力的程度、工作的劲头。”会上,各相关部门、区和板块负责人表示,要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 进一步坚定信心、克难奋进,以过硬担当、冲刺姿态,集中精力解决问题,确保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勇挑重担,多做贡献。
来源:紫金山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