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黄磊发了一条关于二女儿尿床的微博,没想到,瞬间获得了 24 万的点赞。
黄磊写道:“妹妹昨天晚上尿床了,早晨她问我你知道我怎么尿床的吗?
我说你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要尿尿,然后就找卫生间,找啊找,找啊找,终于找到了,然后你就尿尿,然后你就觉得凉凉的,然后你就醒了,就发现自己尿床了。
妹妹无比崇拜地看着我说:哇塞,爸爸你怎么知道的?”
尿床的孩子是很多的,懂事后的孩子对于尿床还是觉得会很尴尬的,但是妹妹对于尿床这件事情没有半点的羞愧和自责,黄磊对于妹妹尿床也没有半点的责备和生气,反倒是出来了这段有趣的对话。
这样有趣的对话,也惹得网友纷纷调侃道:
“爸爸也是这么过来的”
同样是面对尿床的问题,有的孩子可能就没那么幸运能遇上像黄磊一样的家长了。
有个叫林莹莹的北京姑娘,小时候跟父母住在一个有很多邻居的四合院里。林莹莹的父母都是老师,为人谦和但是对于孩子的管教都是比较严格的。
有天已经是小学生的林莹莹尿床了,对于那时已经懂事了的林莹莹来说,是又紧张又害羞的。
但是妈妈很生气,并没有顾及到莹莹的心情,在院子里收拾被褥的时候还一边当着院子里那么多人的面说莹莹“那么大个人了,怎么还尿炕上了,两岁孩子都比你强。”
这对于莹莹的伤害,使得至今已经36岁的莹莹还能清楚的想起当时的感受,“当时就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院子里的邻居都知道我尿床的事情,还有很多的小伙伴都在嘲笑我,我简直就像是被扒光了衣服一样没有尊严的站在那......”
最糟糕的是,成年之后,莹莹一直有尿失禁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里,莹莹和她妈妈都认为是生理上的问题,看了很多的医生都没有好转的迹象,导致她一直也都无法结婚。
知道后面看了心理医生才知道,林莹莹的尿失禁有很大一部分精神上的原因,这与她小时候尿床后承受了太多的压力有直接的关系,她说她这辈子都没有办法原谅自己的妈妈。
虽然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个例,但是并不能否认大多数的家长对待孩子尿床的态度都会是指责和批评:
“又尿床了,那么大人了,丢不丢人啊!”
与此类似的还有:
“你怎么这么笨?又把饭撒了一身!”
“说了多少次了,怎么还是记不住!”
“哭什么哭,就知道哭,除了哭你还会干什么!”
“怎么着,说你还不乐意了?”
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少的家长总是用自己家长的威严在压制着孩子,不自觉的咄咄逼人在不知不觉中对于孩子的脆弱而敏锐的心灵的伤害是不没有办法预估的。
可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的潜在力量。”
孩子再小都是有自尊心的个体,因此在人格上也是享有与大人平等的权力的。
只有去保护好孩子的自尊,不随意的去批评、指责、刺伤孩子的自尊心,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才能发展处真正的自信,反之则会让孩子产生自卑、畏缩、紧张甚至是憎恨、敌对的情绪。
正确的做法呢?
小果君认为,一个孩子内心的体验能够赋予他成长的动力而不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去获得,一个能够健康成长的孩子除了被父母宠爱着,更应该得到的是被人充分的尊重着。
从心而发的尊重,最起码需要做到以下4点:
1、尊重孩子的情绪
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哭闹,对应的情绪都是烦躁不安,甚至会对着孩子发火。可能一开始还能耐着点性子哄哄宝宝,但是哄不停的话立马就变成了对着孩子大吼大叫,试图通过大人的威严来让孩子停止苦恼,有的甚至演变成了用武力解决。
但是,小果君要说的是,宝宝的哭闹其实都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啊。
要允许孩子对自己情绪的宣泄,快乐的时候可以大笑,难过的时候也能大哭,这才是一个孩子面对喜怒哀乐该有的表达。
不管怎么样,要温柔的去告诉孩子,让孩子知道:有想法就诉说,有情绪就表达。只是,我会帮助你慢慢学会理解和控制。
“It’s OK to be sad”。
2、尊重孩子的不同
记得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段子说:孩子天生就有读书的资质,有的孩子没有。
没有读书资质的孩子是来报恩的,想要多多的陪伴父母,因为读书好的,将来就会去到美国、英国、加拿大,也只能靠视频来一解相思之苦。
读书没资质的,等我们老了可以常伴左右,今天载我们去吃牛肉丸,明天载我们去吃海鲜,想想真美好!
都说,植物要开花结果,首先需要的是适合自己的土壤。这用在孩子身上也是一个道理。
有的孩子不爱说话,但是观察力很强;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但体育拔尖。
如果能够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找到适合他们的兴趣爱好,其实每个孩子天生都是赢家。
3、尊重孩子的想法
允许7、8个月的孩子自己吃饭,当别的孩子要拿走自己孩子玩具的时候你要尊重自己孩子对玩具的所有权,经过他的同意才能让被人拿走,否则就拒绝。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在长大之后有自己的主见,那么你一定要在儿时给够他坚持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机会,即使是错误的,但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错误或者是会造成伤害的,那么请你给孩子一个自己去犯错,然后去发现错误,总结错误的机会,而不是在他还没尝试的时候就粗暴的否定他。
4、尊重孩子的隐私
很多家长喜欢在闲聊的时候或者是谈及孩子的时候公开自己孩子的糗事,像是尿床之类的,你觉得好玩,但是对于孩子来说,那是他的隐私。
孩子再大一些之后,就会有自己的小秘密。像是会写日记,有信件之类的。
如果这个时候家长不经允许就私自去翻孩子的抽屉看日记或者是拆孩子的私人信件,这些行为都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也是在一点一点的打翻孩子对你的信任。
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要是我是孩子,我会不会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小空间,装有自己的小秘密呢?
学会保护孩子的"隐私",可以增强彼此间的信任,还可以真正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叔本华说,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是何等的卑微与可笑,要记住活在每个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灵
喜欢我们的文章记得点赞、转发和收藏
有什么想说、想问的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小果君将及时为您回复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