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不能外出聚餐,有些人就只能在家“喝两口”……等等!喝前别忘了先查查,你的酒是真的吗?
近日,思明区集中销毁近2吨、约3000瓶假酒,其中包括假冒五粮液、水井坊、剑南春等白酒,以及蓝带、轩尼诗等洋酒,价值超百万元。这些假酒主要是伪造厂名厂址的酒类产品,由思明区商务综合执法大队于近几年查获,并已结案。
此次销毁假酒,由专业环保公司执行无害化处理。销毁前,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对假酒进行清点。环保公司工作人员将假酒一箱箱搬上输送带,由破碎口进入破碎机中粉碎,粉碎过程持续约半小时。粉碎后的玻璃碴、纸皮和酒水进入1100℃高温的焚烧炉中焚烧。
据介绍,这些碎渣和酒水需经过约10个小时焚烧,才能完全销毁,产生的气体可实现达标排放,不会污染环境。
早在2015年7月1日,厦门市《酒类流通随附单》管理系统就已正式实施。
《酒类流通随附单》共有三联,消费者可向零售商索取纸质随附单的第三联,借助“厦门市酒类流通管理局”微信公众平台的查询系统,输入随附单右上角的打印号,来核验一瓶酒的流通信息。
另外,很多酒瓶上都贴有这样一个由厦门市酒类流通管理局监制的二维码标识
厦门“电子随附单二维码溯源系统”还可查询到厦门市酒类流通管理局监制的二维码“箱标”“瓶标”标识,真正实现消费者“扫一扫就可分辨每瓶酒的真假”。
不论外地还是本地的供应商,只要按照《厦门市酒类管理规定》的要求,申请办理酒类流通备案,开具酒类商品电子追溯单,就可领取到瓶标、箱标,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贴标,就可在厦门市面上流通。
对于贴标未到位的,一般会给予经营者一定的整改时间,而屡次整改未到位的企业,将依法规进行立案查处和曝光。
消费者在日常购买酒类产品时,尽可能前往正规商场或者品牌专营店购买,并索要购物发票,一旦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可拨打12315进行举报。
假酒危害人体健康
破坏消费市场秩序
坚决抵制!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海西晨报
海西晨报记者:吴宇豪
编辑:杨欣 审核:蔡文演
海西晨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